第200章 最后一片热土

经济上受垄断资本驱动,军事上受巴尔干战争、汉美战争等一系列国际大战刺激,各国间的外交活动越发频繁,连美国都开始蠢蠢欲动。

各国垄断资本基本上已经瓜分了本国市场,德国、法国的家族企业建立行业联盟,限定产量和价格,叫做卡特尔组织;美国企业在市场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大鱼吃小鱼,形成了卡内基钢铁公司、洛克菲勒石油公司等托马斯巨头。

这些企业垄断本国市场之后,就驱使国家去开拓殖民地,因为垄断是最稳定的攫取利益的方式,但所有垄断必须建立在权力之上,所以他们有驱使国家去帮他们开拓可以垄断的市场的需求。

是这些垄断资本,而不是中小企业推动的殖民地瓜分热潮。而这些垄断资本的盟友,则是无脑的民族主义者。其实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殖民开拓对他们根本没有意义,除非是那种必须在海外找块土地种地才能谋生的赤贫阶层,可在英法德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他们的工人已经不需要去移民才能生存,却比以往更加热情的呼吁国家去占领殖民地,都要求自己的国家要有配得上自己国际地位的殖民地。

真正跟小民利益相关的,其实是建立共同的大市场,互相降低关税,打击垄断资本,提高福利待遇。可这就是人,人活着,不是有柴米油盐就行,他们还会为了虚无缥缈的国家荣誉,民族自豪而奋不顾身。

只有美国站出来打击垄断,出台反垄断法,倒不是因为美国政客对小民有多关爱,而是美国没有国家荣誉、民族自豪而搭建起来的民族主义跟这些垄断资本结盟,所以美国能够打击这些资本。德国皇帝也不敢说把克虏伯家族拆散,甚至要通过联姻来控制这个对国家至关重要的军工巨头。

欧洲国家的政府甚至默许甚至鼓励私营企业成立卡特尔这样的垄断组织,因为垄断能带来稳定,他们都怕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失业冲击社会稳定。这一点,法国人尤为担忧。

垄断资本的四种形态,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这些全都在各大工业国出现了,包括大汉。

科利银行组建的银行业行会,就是典型的卡特尔,大家采用相同的规范,行为准则,目的是保证稳定,长期捞金;钢铁业的艾氏铁厂就在向着托拉斯形态转化;胡雪岩家族那种靠阜康银行为纽带,控制丝织业工业资本的,叫做康采恩,他还有一个东方名字,叫做财阀。

至于辛迪加,那就更多了。几个行业龙头通过统一原料价格、产品价格来控制市场,这种事早就有了,那一座座山陕会馆,里面的晋商互相之间早就约定了共同进退,许多行业的定价权就在那些会馆中,这就是辛迪加。

相比欧美,大汉的垄断形态还不够高,因为这个国家的工业化深度还不够,还有大量腹地可以开拓,需要开拓,因此市场容量还能允许新的竞争者进入。欧洲中小国家却已经没有这种空间了,想要扩张,只能去殖民地。

于是各国开始在本国殖民地上实行垄断政策,非洲已经被瓜分殆尽,东亚随着大汉的崛起,已经没有被瓜分的可能,全世界仅剩的,还有机会殖民的就剩南美。

此时才没人管这里是不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前殖民地,不管这里是不是按照西方文明建立的国家。

建宁十五年,英国舰队突然开进委内瑞拉,随即引起美国的警告,南美委内瑞拉危机爆发。

英美对峙,这可是大事。

刘勇强立刻就收到汇报。

起因是领土纠纷,委内瑞拉以前是西班牙殖民地,南方则是英国从荷兰人手里割让过来的殖民地圭亚那,但不管是以前的西班牙还是荷兰,都没有能力大规模开发,双方边界区域是大片的森林和荒野,没有明确划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