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修远看着苏念瑶,语重心长地说道:“念瑶啊,这秋收时节已至,你不妨出城去看看田间的百姓。”
苏念瑶微微皱眉,疑惑地问:“伯父,为何让我去?”
陆修远轻捋胡须,微笑着回答:“你来燕国快一年了,也该多了解了解这里的民生。田间的丰收景象最能体现燕国的繁荣,去看看百姓们的辛勤与喜悦,对你有益无害。”
苏念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伯父说得在理,那侄女这就去。”
陆修远拍了拍她的肩膀,“去吧,用心去感受,回来与我讲讲你的所见所闻。”
苏念瑶应声道:“好,伯父,侄女定当仔细观察。”说完,便转身离去。
苏念瑶带着自己的三个族人阿卓、尔古和阿依一起出城。
一路上,苏念瑶神色中带着几分期待和好奇。阿卓则显得有些兴奋,不停地东张西望。
“大小姐,这燕国的城外看起来倒是热闹得很。”阿卓说道。
尔古一脸严肃,谨慎地观察着四周,“大家还是小心些为好。”
阿依轻声附和:“是啊,不过能跟着大小姐出来见识一番,也是极好的。”
苏念瑶笑了笑,“都别太紧张,咱们好好看看这秋收的景象。”
四人加快了脚步,朝着田间走去,看到了燕国丰收的景象。
苏念瑶沿着田埂缓缓走着,眼前是一望无际的金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田间,农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那是辛勤劳作后收获的幸福。男人们有力地挥舞着镰刀,女人们熟练地捆扎着稻谷,孩子们在田边欢快地奔跑着,帮忙传递着工具。
苏念瑶看到一位老者,正坐在田边,望着眼前的稻田,眼中满是欣慰。她走上前去,与老者攀谈起来。
“老爷爷,今年这收成可好?”苏念瑶微笑着问道。
老者磕了磕烟袋,笑着回答:“好啊,姑娘,这是个丰收年,老天保佑,咱燕国风调雨顺啊!”
苏念瑶望着这热闹而美好的景象,她想到了部落,思绪不禁飘远。想起部落里的人们,在这个时节也会为了收获而忙碌。但那里的景象与眼前的燕国丰收之景截然不同。
部落的土地并不如燕国这般肥沃,耕种的条件也更为艰苦。人们总是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才能勉强获得维持生计的收成。
苏念瑶还记得,部落里的孩子们在收获时,虽然也充满了活力,但眼神中更多的是对粮食的渴望。而这里的燕国孩童,脸上洋溢的是无忧无虑的快乐。
她不禁感叹,同样是为了生存而劳作,环境的差异竟如此之大。想着想着,苏念瑶的眼神变得复杂起来,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要为部落的未来寻求更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