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那齐朝的豫州刺史垣崇祖,一听说魏国的大军压境,心里头可不慌,反而琢磨起了一个巧妙的计策。
他立马下令,在寿阳城的西北边,用土堆起一道高高的堰,就像一道屏障,把肥水给拦腰截住了。
堰北边呢,他又让人筑起了一座小城,四周还挖了深深的壕沟,然后派了几千人进驻城里,守着。
这时候,他手下的将佐们纷纷议论开了。
有人说:“这城也太小了,能顶啥用?
根本挡不住敌人啊!”
垣崇祖一听,笑了,说:“你们啊,只看表面。
我这城小,那是故意给敌人看的。
魏兵大老远跑来,一看这城小,肯定觉得一下子就能攻下来,他们就会拼尽全力去攻城,想着打破我这堰。
哼,等他们攻得正起劲时,我就突然决开这堰,放水淹他们个措手不及。
就算淹不死他们全部,也得冲走不少。
他们锐气一挫,自然就跑了!”
有个将佐还是不太明白,问:“那万一他们不上当呢?”
垣崇祖自信满满地说:“你放心,他们长途跋涉,肯定想速战速决。
看到这小城,哪还能忍得住?”
就这样,大家按照垣崇祖的计策准备着。
城里头的士兵们也是信心满满,知道这是场智谋的较量。
过了几天,魏兵果然来了。
一看那小城,果然如垣崇祖所料,都笑话齐军:“就这么个小城,还想挡我们?
一鼓作气就攻下来了!”
垣崇祖在城楼上看着,心里头暗自得意,跟身边的将领说:“看,他们上当了。”
将领们也佩服得五体投地,说:“大人真是神机妙算啊!”
眼看着魏兵开始全力攻城,垣崇祖心里头盘算着决堰的时机。
这时候,将佐们也都明白了垣崇祖的用意,再也没有人提出异议了。
大家都说:“原是好计,咱们就等着看魏兵怎么被淹吧!”
垣崇祖点点头,心里头更加坚定了胜利的信心。
果然,魏国的军队一到,立刻就开始攻打那座小城。
崇祖亲自前去指挥防御,他坐着肩舆,不慌不忙地登上了城墙。
魏兵抬头一看,只见崇祖衣冠楚楚,头上戴着白纱帽,身上穿着白绛袍,就像平时在家里闲坐一样。
魏兵们都惊呆了,但想着自己人多势众,也不管崇祖什么态度,直接就像蚊子一样密密麻麻地开始攻城。
“看,那魏兵一个个跟不要命似的往上冲。”城上的士兵小声议论着。
可没想到,突然之间,一声巨响,大水像猛兽一样冲了过来,城下瞬间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魏兵们这下可惨了,脚都没地方放了,只能慌忙往后退。
可是,前面的兵被后面的兵挤得死死的,想快跑都跑不掉。
那水啊,可一点儿也不留情,一眨眼就淹没了成百上千的人马。
剩下的魏兵拼了命地逃,也是一身泥水,狼狈得不行。
“这一仗,魏兵可是吃了大亏了!”崇祖站在城墙上,看着下面的惨状,心里暗暗想道。
这一场挫败,让魏兵的士气大减,锐气都被磨掉了一大半。
崇祖呢,他趁着这个机会,又把肥堰给修好了,然后带着军队回到了寿阳。
回到寿阳后,他一面派人去朐山,让他们埋伏在城外,和城里的守兵互相照应,防止敌人去攻打。
魏将梁郡王嘉可不死心,他带着军队又转移到了朐山。
刚到城下,埋伏的士兵就一起冲了出来,和城里的守兵一起,里外夹击,又杀伤了魏兵一千多人。
“快跑啊,魏兵又败了!”战场上,喊叫声此起彼伏。
梁郡王嘉一看这架势,知道再打下去也是输,只好挥挥手,带着剩下的士兵往北逃去,一直逃出了豫州的境地。
“终于走了,这场仗打得可真险啊!”城里的百姓和士兵都松了一口气,纷纷议论着。
先是,崇祖在淮河边上。
有一天,他去拜见齐国的皇帝萧道成。
一见面,崇祖就挺自信地说:“我崇祖啊,论本事,那跟当年的韩信、白起有得一拼!”
大家一听,心里都犯嘀咕,这话是不是有点大了?
没过多久,前线传来捷报,崇祖打了大胜仗!
消息传到都城,萧道成高兴坏了,跟朝臣们说:“我之前就觉得他有能力对付敌人,现在看来,果然没错!
他就是我萧道成的韩信、白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