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之一听这话,火就上来了,心想:好你个柳世隆,竟然不跟我站一边!
他立马就想带兵去攻打郢城。
这时候,功曹臧寅站出来了。
他说:“大人啊,郢城那地方又险又固,攻和守的形势完全不一样。
咱们要想攻下来,可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搞定的。
与其在这儿耗着,不如咱们直接长驱直入,往东去打建康,那才叫速战速决呢!”
攸之听了臧寅的话,觉得挺有道理。
他就决定留下一部分兵力继续攻打郢城,自己呢,则带着大军往东进发。
将要启行的时候,忽然传来消息,说柳世隆带兵到了西渚,前来挑战。
攸之呢,就派了王灵秀去迎击。
可没想到的是,郢州的军队还没开打就退了,王灵秀一帆风顺地推进到了簿城下面。
这时候,郢州的参军焦度站上了城墙,坚守不退。
小主,
他对着王灵秀是百般辱骂,那话儿说得可难听了。
王灵秀一听,火儿就上来了,指挥着士兵猛地往上冲。
可城上的箭啊、石头啊,像雨点一样落下来,一下子就把王灵秀的兵打伤了好几百人。
王灵秀赶紧派人飞报攸之,说情况紧急,请攸之赶紧派兵增援。
攸之一听,被王灵秀这么一激,心里也急了,立马改了主意,决定攻打郢州,还亲自督促着各位将领往西行进。
到了郢州城下,攸之就命令筑起长长的围墙,日夜不停地攻打。
可柳世隆呢,他随机应变,有时候出战,有时候死守,应对起来游刃有余。
这一打,就打过了年。攸之攻了好多次,就是攻不下来,反而被柳世隆打败了好几次,伤亡惨重。
这时候,萧赜按照之前的约定,命令军将桓敬屯兵在西塞,给柳世隆做声援。
攸之啊,他平时就不太得人心。
这次出兵,其实也不是真心想打,全是被形势逼着,意气用事。
你看他,攻了这么久,也没攻下来,反而损失惨重。
出发江陵的时候,队伍里就已经有兵士开始逃亡了。
等到大军驻扎在郢城,一个多月过去了,城池还是攻不下来,逃亡的兵士越来越多。
攸之骑着马在军营里四处巡查,从早到晚地安慰士兵们。
可大家的心已经散了,光靠他嘴上说说,根本没人相信,士兵们还是一个接一个地离开。
攸之心里那个急啊,他把将领们都召集起来。
他生气地说:“我可是奉了太后的命令,仗义起兵,要是大事成了,咱们一起享富贵;
要是不成,朝廷也只会杀我全家,跟你们没关系。
可最近士兵们纷纷叛逃,都是因为你们不肯用心。
从今天起,再有士兵叛逃,军将也要跟着受罚!”
将领们表面上答应了,但心里更觉得不公平。
这时候,又传来消息说,道成派了黄回等人往西偷袭荆州,他们是逆流而上,速度可快了。
这消息一传开,士兵们更是惊慌失措,各有各的打算。
有个叫刘攘兵的,他偷偷写了封信射进城里,说愿意投降世隆,还请世隆上表朝廷给他洗脱罪名。
世隆回信说,只要刘攘兵投降,就按照他说的办。
刘攘兵一看,立马就毁了营寨,带着人走了。
其他军队一看这边起了火,以为出了大事,顿时就乱了套,将领们怎么喊也喊不住。
攸之气得要命,简直是怒火中烧。
他咬着牙,狠狠地把刘攘兵的侄子天赐,还有女婿张平虏抓了起来,当即就处了极刑。
处理完这两个人,攸之带着剩下的残兵败将,往东回去了。
行至鲁山的时候,大军竟然一下子溃散了,各位将领也都各自逃命去了。
这时候,独独臧寅站了出来。
他一脸坚毅地说:“别人都是得势就跟着,失势就跑,但我可不忍心这么做!”
说完,他纵身一跃,投进了河里,就这样自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