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魏主遭弑皇孙立 宋廷内争祸端起

当下,魏国宫里乱成一团,选新皇帝的事儿,大家意见都不一样。

和疋是个老臣,他觉得皇孙年纪太小,撑不起大局,想立个年长点的君王。

可薛提呢,他是个书呆子,整天捧着经书不放,他说按照经义,就得立皇孙,这样才能名正言顺。

两人辩来辩去,谁也说服不了谁,事儿就这么僵持着。

和疋一着急,干脆把东平王翰给叫来了,想找个安静地方,跟群臣商量商量立翰的事儿。

谁知道,这事儿被宗爱给盯上了。

宗爱这个人,心眼儿多,手段也狠,他早就看东宫不顺眼了。

听说要立皇孙,心里更不乐意。

再加上他和翰也有矛盾,就不想让翰当皇帝。

于是,他偷偷地把南安王余从外面迎进来,从便门溜进宫,直接带到先帝的灵柩前,就让余继位了。

这东平王翰和南安王余啊,都是魏主焘的儿子,太子晃的弟弟。

翰排第三,余排第六。

这一下子,翰的皇帝梦就破了。

宗爱假传赫连皇后的命令,把兰延、和疋、薛提这几个反对他的人都叫进宫来,一刀一个,全给杀了。

可怜的和疋,还在别室里等着群臣来迎他做皇帝呢,结果门一开,进来一群阉人,乱刀就把他给砍死了。

真是冤枉啊!

宗爱扶着余即位,叫群臣来拜。

这些魏臣啊,一个个都怕死,哪敢反抗,只好乖乖地下拜称臣。

接着,宗爱就大赦天下,改元永平,尊赫连氏为皇太后,追谥魏主焘为太武皇帝。

他自己呢,也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秘书,还封了冯翊王,权势滔天。

余是越次继位,心里也虚,怕人心不服。

于是,他就发库财赏群臣,想收买人心。

可不到一个月,库就空了。

这时候,南方的宋朝军队又来侵扰,幸好河南的边将固守不失,才把南军给击退了。

宋朝的皇帝义隆啊,一听说魏主死了,心里又痒痒了,想趁着魏国大乱,再北伐一次。

这时候,魏国的降将鲁轨的儿子爽和弟弟秀来投奔宋朝了。

他们说鲁轨早就想南归,结果忧病而死,他们现在秉承父志,回归祖国。

义隆一听,大喜过望,立马就封爽为司州刺史,秀为颖州太守,还跟他们商量北伐的事儿。

爽这些人啊,极力怂恿义隆北伐,说现在魏国大乱,正是好机会。

义隆被他们说动了心,就派萧思话督率张永等人去攻碻磝。

话说那鲁爽、鲁秀、程天祚等人,带着大军从许洛出发,气势汹汹。

与此同时,雍州刺史臧质也率领着他的部队,直奔潼关而去。

这一下,战场上的风云突变,宋军的行动引起了各方关注。

沈庆之等老将一看这架势,心里头直犯嘀咕,连忙上前苦劝,说这样贸然出兵不妥。

可宋主就是听不进去,一意孤行。

青州刺史刘兴祖也跑来建议,说干脆直接攻打中山,来个痛快。

结果呢,这建议也被当成了耳旁风。

这时候,反派侍郎徐爱传来了诏书,说军队的一举一动都得等圣旨,不能随便乱来。

这宋师以前打仗老败,多半就是因为宋主太专制,将领们犹豫不决。

这次看来,又要重蹈覆辙,成功怕是没戏了。

再说那张永,他带着军队到了碻磝,围着攻了二十多天。

眼看就要攻下来了,没想到魏兵从地道里偷偷溜出来,一把火把营寨给烧了。

张永一看这架势,吓得撒腿就跑,士卒们死伤无数,那叫一个惨。

萧思话见状,亲自上阵督战,可也是攻不下来。

粮食吃完了,没办法,只好灰溜溜地撤军回去。

臧质呢,他把军队屯在近郊,就派了司马柳元景等人去潼关。

梁州参军萧道成也带着军队赶来会合,一起奔长安去了。

这一路上,也没遇到什么大敌,自然也就没什么战果可言。

鲁爽那边倒是挺顺的,他们一路猛进,长社的魏守将一看大势已去,扔下城池就跑了。

鲁爽他们乘胜追击,又到了大索,跟魏豫州刺史拓跋仆兰干了一仗,斩获了不少战利品。

Tip:收藏+分享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