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四年,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洒在南海,康有为站在自家略显陈旧的小院里,海风裹挟着一丝咸湿的气息,却没能吹散他满心的阴霾。
他的手中紧紧攥着一封皱巴巴的书信,挚友在信中详述了列强在沿海地区的种种恶行:从强占租界,到肆意倾销商品,百姓们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而朝廷却依旧腐朽昏庸,对这一切视若无睹,毫无振作之象。
“这世道,再不变革,国将不国!”康有为长叹一声,胸腔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仿佛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
此时,他的学生梁启超脚步匆匆地走进院子,神色焦急,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先生,听闻北洋水师在与日本的对峙中又落了下风,列强愈发猖獗,我们该如何是好?”
康有为猛地转过身,目光坚定如炬:“卓如,变革已刻不容缓。我们不能再坐视国家沉沦,必须唤起国人的觉醒,推动变法图强!”
梁启超微微皱眉,忧心忡忡道:“先生所言极是,可这变法之路,谈何容易?守旧势力根深蒂固,盘根错节,我们该从何处着手?”
康有为沉思片刻,目光望向远方,缓缓说道:“先从着书立说开始,传播新思想,开启民智。我正在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要借古圣先贤之名,为变法寻找依据,打破守旧派的思想禁锢。你看西方各国,通过变革走向富强,日本明治维新后,更是国力大增,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我们若想摆脱困境,抵御列强,必须效仿,方能救国。”
此后,康有为与梁启超四处奔走,风餐露宿,不辞辛劳。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在万木草堂,康有为站在简陋的讲台上,慷慨激昂地向学生们宣讲变法主张:“诸位,如今列强环伺,犹如饿狼环伺羔羊,我们若还抱着旧制不放,必将亡国灭种!我们要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兴民权,让百姓也能参与国事;办新学,培养适应时代的人才;发展工商业,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如此才能挽救国家于危难!看看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近代工业,学习西方教育和军事制度,国家迅速崛起。我们堂堂中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怎可落后于人?”
学生们听得热血沸腾,眼中闪烁着光芒,纷纷站起身来,握紧拳头,大声表示愿追随先生,为变法事业贡献力量。
然而,守旧势力很快察觉到了他们的行动,开始大肆抨击。一日,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压抑。一位保守的老学究,身着长袍马褂,满脸怒容,颤抖着手指,指着康有为的文章,怒斥道:“康有为,你这是离经叛道!竟敢篡改经典,蛊惑人心,其心可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