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侍疾

无独有偶,顾廷烨启程前往扬州探望生病的外祖父时,邢泽也在宫中侍疾。

老赵头病了。

许是去岁对交趾作战圆满顺利完成,大大宣扬了大宋上国之威的原因,赵官家这个年过得是相当快乐!

朝有贤臣,安稷兴邦;国有良将,伐敌护疆,端得是一派兴盛之象,让他如何能不龙心大悦?

适逢新春佳节,这一高兴就不小心饮多了酒。

尽管邢泽千叮咛万嘱咐,连除夕夜宫宴都不肯让赵官家多喝半口,甚至还对赵官家身边伺候的宫人们也各种交待,让他们在赵官家兴起的时候劝阻着些,但依旧没能阻止赵官家自己作死。

真的是作死!

明明岁数都那么大了,还一直都身体不好,自个儿心里又不是不清楚,却还要这般放纵自己。

邢泽能怎么办呢?

他终究不姓赵,跟赵官家是君臣而非父子,即便能逾越几分,也不过是仗着权势和荣宠罢了,太过干涉乃至插手天子言行,实非幸事。

自己挑的,将就着过吧,还能离咋滴?

高龄之人本就难熬冬季,赵官家龙体欠安,又这般放纵自己,果不其然就倒下了。

于朝会上突发暴疾,手舞足蹈,口出涎水,满朝文武骇然失色。

当时是,前排的大佬们临危不乱,默契的迅速站出来控场,将赵官家护送寝宫,急传御医诊治。

原以为只是一时之疾,不承想,此后几天赵官家丝毫不见好转,反而病情愈重,甚至已经惊厥说起了胡话。

“造反啦!”

“尔等乱臣贼子……沙咯……豆沙咯!”

“朕堂堂天子……扶朕起来,朕还能杀!”

“护驾!弘毅……朕的弘毅在哪里?朕要弘毅!!!”

这已经不是一般严重了,大内迅速封禁,皇城诸门皆闭,外界不得窥伺。

朝廷内外大事有中书省、门下省、御史台、枢密院等各部门多位宰执全权负责处理,运转如常,并不因为赵官家病倒就乱套。

只是天子有疾居于禁中,朝臣不知病情如何,难免心有不安。

正在此时,大内传来旨意,召枢密副使、靖北大都督、辽国公邢泽入宫。

前来传旨的是入内内侍省副都知,入内内侍省可谓是天子紧紧跟前儿的人,负责照顾帝后的饮食寝居等事,定然知晓赵官家目前的病况。

这不,副都知刚一露面,就被心急的宰执们一拥而上围住,七嘴八舌的询问。

入内内侍省副都知面带苦笑求放过:“诸位相公,您们就别难为我了,泄露禁中之事,不合规矩,那是要掉脑袋的。”

包相公斥道:“天子有疾,吾等皆不得见,惟汝曹得入禁闼,不问尔等问谁?”

庞相公亦言:“陛下乃一国之君,江山社稷安危系于其身,如今尔等不令朝臣知天子起居,意欲何为?”

别看宰执们文人出身,可身居高位自带气势,横眉怒目之下,威压非同凡响,诸般诘问之下,副都知冒了一脑门子的汗。

幸好有韩相公出来解围:“诸位诸位,且莫为难于他,吾等并非没有办法,无需心急。”

说着,眼神就落在了邢泽身上。

都是一群人精,老头子们哪里会不知道韩章的意思,当下便纷纷把火力转向了邢泽。

庞宰相:“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韩枢密使:“考验你的时候到了。”

包中丞:“莫要让吾等失望。”

张使司:“加油,我们看好你哦~”

邢泽:(°ー°〃)

内侍省不能说,我就能说了?

好叭~

我确实能!

谁让咱是帝后心里最靓的崽呢?

面对众人殷殷期盼,邢泽转身就走了,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隔天,大内便有旨意传来:

“诸相公欲问天子疾势增损者,可至内东门小殿。”

由是群臣方才稍稍安心。

感谢辽国公!

这份感激,邢泽受之无愧,因为他确实在关键时候承载起了内宫和外廷的桥梁。

甫一进宫,便向皇后娘娘传达了朝臣们的担忧,并陈明利害,这才有了那道旨意。

至于为什么是皇后娘娘,自然是因为赵官家还没清醒。

虽然没清醒,但不妨碍他小蝌蚪找妈妈一样呼唤“朕的弘毅在哪里”。

这也是皇后娘娘召邢泽进来侍疾的原因。

本来也没抱多大希望,纯粹是死马当作活马医,谁知道竟然真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