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姨妈造的孽太多了,连亲妹妹都算计,现如今人死……死没死都如灯灭,以至于王老太太不得不做出明智的选择——
息事宁人。
邢泽不按常理出牌,视尊长如牛马,不吝打骂,王老太太是一点也拿捏不了,还差点背过气去。
她严重怀疑,要不是华兰和王若弗在场,邢泽得把她也按到地上去!
但王老太太心里也清楚,是她打错了主意。
男人惦记女人的嫁妆没出息,外祖母惦记外孙女的银子就不可耻吗?
(林黛玉:表哥,我把所有的银子都给你,你回来好吗?)
康姨妈有丈夫,有儿子,有兄嫂,再不济还有侄子,就是论资排辈,也轮不到华兰这个外甥女来担。
说破大天去王老太太也不占理!
邢泽又没有像顾廷烨一样亲自手刃康姨妈,她告哪门子状?
告邢泽忤逆不孝?
那赵官家可就有话说了。
弘毅忠不忠心,孝不孝顺,他难道不清楚吗,用得着你们评判?
还是告邢泽不同意王家敲诈勒索华兰?
这要是传出去,惹天下人耻笑,不仅王家颜面扫地,老太师的棺材板恐怕都压不住!
况且邢泽身负大功,又圣眷正浓,王老太太就是想折腾,她也招惹不起。
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跟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武蛮子比谁能豁得出去,那才是瞎了心。
所以摆在王老太太面前只有偃旗息鼓一条路。
人嘛,总要为以后想想才是。
已经没有了一个女儿,不能再把另一个也推出去。
何况大女儿虽然倒了,可她的子女还在,王家也有子孙,即便不仰仗国公府提携,可凭白树敌总是不好的。
否则将来邢泽一句话就把他们钉死,那可真是没地方哭去。
还有自家的孝顺儿子,为了老母亲,不知道给妹妹收拾了多少烂摊子,以至于现在还在外任,如今还被小辈罚了跪,颜面无存。
想通了的王老太太顿时心生歉疚,对王大娘子也有了好脸色。
只要王家不作妖,邢泽也没理由非把老太师从真宗庙廷里请出来,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得过且过就是。
如此安稳了一段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