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国际公约限制的时代,南北皆大国,夹缝生存,两面树敌,乃取死之道。
无奈邢泽又迫切需要建功立业崭露头角抢华兰。
盛家是大宋子民,加之邢泽对汉人身份的认同感,所以选择背靠大宋,对抗辽国。
虽然大宋有点怂,但怂也有怂的优点。
如果邢泽能站稳脚跟,且不自立,哪怕他不听调不听宣,即便是为了维持表面和平、完成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个历史遗留任务,大宋也会欣然接纳他,高官厚禄更是不在话下。
我宋军事拉胯,但不差钱啊!
即便邢泽行事嚣张放肆,只要不到天怒人怨的地步,官家和士大夫们也会多些容忍。
无他,故怂也。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谁能保证邢泽急了不调头联合辽国打大宋呢?
当然,能得到这种待遇是有前提的。
邢泽首先需要扛住来自辽国的报复,彻底在大同府立棍。
寰、应、朔三州入山失利,上京城的大人们忙着争权夺利无暇分心。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四州皆失,整个西京大同府沦陷,事情大条了,不能不管。
时值冬季,不宜出兵,上京临潢府责令新州、武州、蔚州以及南京幽都府(现北京广安门地区)加强巡视和戒备,计划于明年春季出兵讨伐太行军,收复西京地区。
皇佑三年夏国违反协定的无耻行径,让赵官家很是闹心,深觉有愧于邢泽这个忽然冒出来的民族英雄。
这孩子好啊!
想当初人家派人来,自个儿这边没当回事。
结果人家自立自强,凭一己之力收复了四州之地。
还快马加鞭派人来送战报,问朝廷要不要。
多懂事啊!
可现实总是捉弄人,越懂事的孩子越受委屈。
赵官家确实想要,奈何实力不允许!
只一个党项夏国就让朝廷吃了多少亏,若是现在接手了大同府,肯定避免不了直接面对契丹辽国。
一对一都没信心,一对二就更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