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战争,向来不是一蹴而就,通常会延续数十日几月不等。
从遣使威压,到试探性进攻,再到彻底无法达成共识的全面进攻,中间打打停停,打可能会打好几天,停也会停好几天。
自八月初九大败以后,忠勇侯与边军的组合威力已经很明显了,女真前车之鉴尚不远。
加之内部不和愈发扩大,俺答汗痛定思痛,觉得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必须改变策略,发挥人数和机动优势。
八月十五日,中秋佳节,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鞑靼发动了全面进攻。
却不是冲着京城去的,而是冲着贾瑚去的。
俺答汗以察哈尔部为锋,科尔沁部为左翼,鄂尔多斯部为右翼,土默特部为中军,以永谢布部为后防备京城出兵,大举进攻贾瑚方向。
就……很看不起京城!
显然俺答汗更倾向于相信察颚两部。
但这个偏信,却是真真正正的压对了。
大夏方面的战力,以边军为首,边军中又以实战检验过的辽、大为先,其次再是扬威营、金吾卫羽林卫、其余禁军诸卫、京营、地方卫所。
然而辽大这两部最强战力都在贾瑚这边,京城方面只有出自边军的扬威营,就再无其他边军队伍,连未经战火的山西镇、延绥镇都没派兵来,剩下的就是禁军、京营、各地镇所勤王兵。
扬威营差不多打没了,禁军当中的金吾两卫和羽林两卫也差不多打没了,其余禁军诸卫需要拱卫京师,不能轻动。
京营和地方勤王兵背靠京城都被打的哭爹喊娘,要不是那天贾瑚大败科、永两部解了围,怕是直接就要被打散了。
指望他们击败永谢布部,跟贾瑚前后夹击鞑靼?
别闹了!
镇国公都不敢这么想!
那不是支援,那是添乱!是送死!
镇国公能想到的,景德帝自然也能想到。
纵然心中万分担忧,景德帝面上却始终泰然自若,他选择相信贾瑚,因为别无他法。
若是连贾瑚和辽大两部边军都扛不住,其他兵将就更不行了,最坏的结果就是放弃京郊野战,死守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