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一行人沿着崎岖的山道缓慢前行,脚步沉重,空气中弥漫着未曾散去的湿气,几乎没有言语,只有偶尔的树叶沙沙声和脚步踏在石头上的轻微响动。
整个队伍的气氛异常沉默,似乎没有人愿意主动打破这份安静。即便是平时那些性格直率的兄弟,此时也低着头,心思不知飘向何方。大家都在思考,心头那股压抑的情绪让空气显得有些沉重。
走在前头的刘季,面无表情,虽然他的步伐依旧坚定,但眼中透露出的那丝冷静之意更为深沉。他的心里,仍在回想着刚才的“交易”——今天他让商队爆了钱,而自己留下了足够让他们继续生存的物资。他曾经告诫过他们,这条山道是他的话事,但刘季自己心里,也没完全决定,是否真的应该就这样“宽容”一些。
几个手下不时交换眼神,其中一个年轻的汉子忍不住开口:“大哥,今天那队商人,给得有些少吧?若是再多拿些,那些布匹和粮草,说不定能让我们度过更多的时日。”
另一个稍年长些的兄弟,却显得有些不满:“少拿些倒也行,别让他们的路彻底断了。毕竟,商人一走,咱们接下来可怎么办?”
刘季眉头微微皱了皱,没有立刻回答。他的内心深处,确实有一种冲动,想要从这些商人身上多拿一些。他知道,这些物资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粮草和一些可以换取武器的货物,能为队伍提供更多生存和扩展的可能。然而,刘季又清楚,过分的索取将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商队的财富被完全抽空,他们的生路就断了,甚至可能引来其他势力的报复。
刘季的目光冷冷扫向他:“你以为我不知吗?但有时候,留人一条活路,才是真正的强硬。若你每次都逼得人家没有生路,久了,别人就会反抗。商队走了,别的路商不就能接手,反倒咱们自己也能再从中分一杯羹。”
气氛再度凝重,那名年轻的汉子沉默了。他知道,刘季并非不懂这些道理,只是每次做决定时,他的原则不同于常人——他会考虑到对方的反应,而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
随着队伍行进,萧何和其他几个手下也偶尔低语,心头的纷乱无以言表。萧何对于刘季的管理模式略有不同意见,心中虽然明白“大哥”的冷静与决策,但他也开始觉得,这样的手段和方式,是否真的能长久维持下去?如果手下的生存依赖这些“商队”的馈赠,是否还能保得住“赤帝”的尊严和他们的未来?
每个人心里都开始有了自己的盘算,脑海里闪过各种不同的画面。有的在想,若能再多拿点,那些布匹和粮草能撑到他们的下一步计划;有的在想,若能少拿一些,或许能换取商人的感激,日后还能再做交易。
刘季的眼神深邃,没有察觉到队伍中这一场不言而喻的内心角力。此时,他的心情早已不再单纯是为了物资而动摇,他更多是在思考自己究竟能走多远,这样的“留一条活路”是否真的正确,是否能确保他们不被抛弃,是否能保持住他们的原则与立足之地。
渐渐地,刘季意识到,自己其实在不断地做选择,而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把双刃剑——取舍之间,他的心态已悄然发生变化。
队伍一路回到芒砀山据点,渐渐地,营地的轮廓从山间树影中显现出来。刘季和手下们步伐沉稳,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都在消化刚才的那场“交易”与决策。
刚一进营地,几名早已等候的兄弟便上前,接过了手下的物资。大家没有多言,默契地开始将货物一一卸下,布匹、粮草、财物被有条不紊地摆放在营地中央。一旁的火堆旁,几位没来劫道的兄弟也已经开始准备晚饭,空气中弥漫着野炊的香味,但却没有人多加谈论。
刘季站在一旁,目光冷静地扫视着这些物资。尽管商队的货物已被拿走一部分,但他心里清楚,接下来的日子,他们还得依靠这些物资维持生存。队伍虽不大,但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生存欲望,尤其是在这片荒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