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博浪沙刺秦

九曜书 Citagugu 3087 字 12天前

“感觉刘季带沛县的大家围殴秦朝使者有些过分呀,这样岂不是把秦朝的威严损毁了吗。”

这天,萧何担心得睡不着觉,正在院子里望月亮。

“刘季真有胆色啊,见了始皇帝的车队还敢带人打死朝廷的使者。”

他心中浮现起那个在夕阳下与他约定改变这天下的男人。

他不由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口中喃喃道:“大不了一死。”

说罢,萧何就回屋睡觉了。

他睡着了,有人睡不着。

这人当然不是我们的老大哥刘季。

不过刘季这天晚上正在帮着曹寡妇抱孩子,抱着孩子确实后半夜才睡着。

今天晚上发愁睡不着的这人啊——

他叫张良。

张良的脸在月光下看去,带着一种奇异的阴柔美。

那种美并非女子的娇媚,而是一种刀劈般的冷锐与纤细相交融,令人生出又怕又羡的复杂感受。

此刻,他坐在一株被风吹得瑟瑟作响的老槐树下,灯火微弱,映不清他的眉眼,却更衬得他五官分明,线条修长,像是大漠孤星,带着独特的苍凉。

月色打在他半边脸上,把那修长的睫毛映得愈发深邃。若仅看骨相,便会以为他是个外表偏柔的贵公子;可再定睛看那眼底,却仿佛揉进了无数刀光剑影的记忆。

那是复仇与执念的阴郁。

有人若仔细对视,便会被那凝视撼得不由自主地心头一凛——像是在直面某种冷冽、无情的力量。

他的鼻梁不算高挺,却有着一种柔韧的线条,带着丝丝细腻。

灯影忽明忽暗时,他微微一抿嘴角,唇形分明又轻薄,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若有人不知,他穿上素色的宽袖衣衫,迎风站立,或许会把他错认成一位从书卷里走出的美人;可那垂落的发梢和微蹙的眉梢间,偏偏透着股不容小觑的坚毅。

女性化的俊秀与帅气,就这样糅在他身上。

月光划过他略显白皙的颈侧,那里没有一般男人常见的粗犷肌理,反而显得修长光洁。

他的锁骨微微显现,不算宽阔的肩却支撑着整个人挺拔的架势。

他对着那面夜空,露出下颌的一道弧度时,明明风轻云淡,却让人感觉透着股绝不退让的锋芒。

此刻,他轻轻阖上双眼,长睫一颤又一颤,仿佛在回味什么深沉的记忆。是仇恨吗?是思念吗?当他再度睁开眼,里面洇满了暗潮般的恨意。

他脑海中闪过曾为韩国旧贵的盛世记忆,以及后来国破家亡、背井离乡的落魄经历。

心底那道仇恨烙印,时时提醒他——他张良绝非浪得虚名的书生,那股愿为复仇拼死一搏的狠劲,无时不在。

他神色一冷,却又牵动脸颊那道极轻微的曲线,如同一把轻巧却扎手的匕首。

就在这时,他嘴角滑过一抹微笑——那笑意带着几分傲与寒,好似一朵傍晚盛开的昙花,幽丽又危险。

月色为他镀上一圈淡淡银光,将他置身于一种半仙半魔的不真实气场里。

若有人在此对望,定会感到心头蓦然一跳,说不清是敬畏还是赞叹。

他仰头看月——那月如此明亮,像是一把冰凉的镰刀高悬天际,与他深陷阴影的神情对比之下,更显出他隐忍的暗色气质。

仇恨带来的阴郁在他身上,化作一层若有若无的寒气;而他自身那股从血脉中延伸出的雅致,却又使得整个人并非可怖、而是异常引人注目。

那种与其说是英俊,不如说是英姿和阴柔奇异交织。

谁若一看,怕是难以忘怀。

“公子···外边天凉。”

一位老者佝偻着背,在檐下低声唤他,满脸担忧。看似年迈,却是张良麾下忠仆,追随他辗转多年,也看过无数夜的他——夜里策谋、夜里沉思、夜里望天计数。

张良闻声缓缓回眸,用那深沉目光扫向老人,嘴角却漾起一抹温柔笑意,恰恰抵消了他面庞过度锐利的冷色。“我在看时辰。”他轻声答道,语气中带着一贯的从容与笃定。

老者心里隐隐有些发紧:公子出身高贵,却亡国流离,胸中埋着血仇,一向做事滴水不漏,可他的性格深沉似海,谁也猜不透他此刻究竟在想些什么。

张良收回目光,继续凝望夜空。那弯冷月恰似一把白刃,映在他眼里,却化成了讥讽似的笑。

他并未说话,只微微翘着下颌,显出那修长的颈项与淡然的侧脸。

这样的脸,远远看去,不似凡尘中人;若不注意,那柔韧的形骨真会让人误以为是一位难辨男女的仙子或名门公子。可一旦对视,他眸底的光芒和宿恨又让人联想到修罗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