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大清的前100年,的确是为华夏国土面积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也让华夏的疆土,达到了一个非常庞大的规模。
但是大一统王朝总是有一个缺陷,那就是王朝一旦陷入了稳定期,那就开始快速的滑坡,这是历朝历代都不可避免的。
乾隆末期朝堂开始争权夺利,甚至很多文官又开始了腐儒的那一套理论。
在他们眼中,已经觉得大清是当时最强大的帝国,没有人可以击败,也就无需担心外部的压力。
这种风气不是一个人身上,而是整个朝堂,所有大清的官员身上都是这种风气。
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大清都是鼻孔朝天看人的,对于任何外族都是瞧不起的,在他们眼里这些人都是话外蛮夷。
大清火器基本上是在1770年以后,就开始进入了停滞发展的阶段。
因为统治者的不重视,制造火器的匠人的技术也飞速的下滑,因为没有过多的制造经验,在50年后,他们都制造不出50年以前能够制造出来的火枪火炮。
就算是他们把50年前。的火炮翻新之后,他们所制造出来的火炮射程都无法与50年前的火炮相提并论,甚至相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50年足足可以诞生两代半人,掌握所有大清火器技术的工匠,在这个时期已经全部去世了。
陈宇在课堂上很随意的讲述着,大清时期的火器历史。
【康熙大帝:该死,真是该死!后世皇帝真是太愚蠢了,竟然走上了明朝的老路。腐儒真是傲慢自大,误国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