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西方帝皇:我愿与大秦永世交好!

白起,这位一代战神,快马加鞭,直往韩国边境,与秦国大军的主力部队汇合。

亚历山大则被留在西北驻军的军帐中。

司马错想从亚历山大身上拷问些信息,但一连忙活了几天,由于语言不通,一无所获。

直至从马其顿的俘虏中,找到一个之前长期伪装成商人在秦境做生意的士兵,两方才勉强能沟通上一两句。

但除了知道他们是从遥远西方一个叫马其顿的地方而来,也套不到什么更有用的信息。

又折腾了好一阵,司马错将这次战争的相关内容汇成文书,命人送往咸阳的昭襄王。

而咸阳宫内,昭襄王对于司马错报告中的“西域而来”四个字,尤感兴趣。

在此时秦国的认知里,西域都是荒芜之地,只有如月氏、羌氏、匈奴一般的游牧民族,并没有成规模的文明体系。

但这次的敌军不同,他们有国家的概念。

国家的名字叫“马其顿”。

这就意味着,这很可能是中原之外存在的一方文明!

一个想法在他脑海中冒出:“待孤统一六国,定然要到那西域看一看!”

随即,他便命人道:“来人!”

“喏!”

“命人出使西域!孤要看看,这马其顿,是怎样的一个国度!”

“喏!!”

……

西北驻军这边,司马错将几个勉强懂些秦国语言的士兵留下,把剩下的俘虏全部谴往长城。

现在正是匈奴来犯频密的时候,各国都在大兴长城的修建工程,而战俘则是良好的劳动力。

为了防止他们造反,司马错特意将这几千名俘虏拆分几拨,分别投放在不同的长城修筑点。

亚历山大也不例外。

按理说,对于俘虏下来的一国之君,应该关在首都软禁,而不会拉去做苦役。

但问题是,司马错不知道他是马其顿的君王啊!

见他身强体壮,又率军冲锋,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将军。

再加之语言不通,只知道他是将领,却不知是帝皇。

哪有帝皇跑这么大老远亲征的?

再加上领兵十万,打成这副模样,秦军就更看不起了。

谁敢想帝皇亲征才打出这种水平?

在中原国家的眼里,这咋看都只是西域某国的一个部将。

一般不安排俘虏的君王服徭役,是因为君王乃国家的象征,这种行为近似于“辱国”,容易将敌国民情激发汹涌。

但如果只是一个部将,那就没这么讲究了。

所以司马错,给亚历山大唯一的“照顾”,就是把他被安排在临洮这个靠近咸阳的县城服徭役。

于是,昔日的马其顿帝皇,西方的千古一帝,此刻正赤裸着上身,跟着秦国的囚犯一起,推着巨石车往长城脚下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