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李四和大栓因为偷吃了烤竹鼠,压根不好意思吃晚饭便一头扎进了活儿里,三人默契配合,吭哧吭哧地干得热火朝天。
以前在村里,李四和大栓就常给刘三打下手,如今三人又幸有下来再一起继续忙活那叫一个相得益彰。
李四将把天砍回来的树熟练地劈成大小合适的木块。
大栓则手持刨子,细心地把树干表面打磨得光滑如镜。
而作为主心骨的刘三,拿起墨斗,在树干上精准地弹出八分线。
前面的准备工作已由李四和大栓出色完成,他只需专注于这关键的技术活儿。
刘三先在原木的一端分出八分线,接着用墨斗将两端的八分线巧妙相连。
完成这一步后,他便拿起凿子,开始精心凿制母榫。
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清脆声响,木屑飞溅,刘三手法娴熟很快就做好了十六个母榫。
好在今晚月色格外明亮,如水的月光倾洒而下,即便没有油灯照明,他们也能将活儿看得清清楚楚。
三人一心扑在干活上,谁都没顾得上说话,全身心沉浸在这紧张而有序的劳作之中。
村里其他人也都很自觉,没有上前打扰,大家吃过饭后,便赶忙去选好鸡舍的位置,着手准备搭建鸡舍。
众人将今天砍回的竹子削好用来制作篱笆。
同时鸡舍挡风的屋顶也在紧锣密鼓地制作当中。
刘三做好母榫后,便把后续敲打的活儿交给了李四。
他自己则蹲下身子,继续将其他树干劈开,再劈成合适的大小,准备制作外轮杆。
随着他手中的斧头上下挥舞,木花如雪花般一朵朵飞溅出来,外轮杆也在他的巧手下,一个接一个地成型。
就这样,一个时辰悄然过去。
刘三又操起锯子,开始锯制公榫。
“咔嚓~”
“咔~嚓~”
锯子与木材摩擦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外轮杆制作完成后,刘三拿起锤子,将它们一个个稳稳地敲到刚才做好的中心轴上。
“乒乒乓乓!”
“乒乒~乓乓!”
“乒乒乓乓!”
清脆的敲击声此起彼伏,十二根外轮杆都被完美地安装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