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中的激战已接近尾声。
拓跋沛的兵力,原本就处于劣势,伏击中又遭受了重大伤亡,加之天枢军的兵刃和盔甲远比匈奴骑兵精良。尽管拓跋沛率领的匈奴骑兵拼死抵抗,但仍无法扭转败局。
“拓跋沛,为了你身后的族人,你还是投降吧。”
徐晃环视被围困、身边仅剩千余骑兵的拓跋沛,朗声劝降道。
拓跋沛本想坚持战斗到底,但看着身边仅剩的千余名战士,虽然他们依然手持武器,却已显出疲惫之态。
拓跋沛意识到,他可以为荣誉而战死,但他不能让这么多族人陪他一同战死。
想到此处,拓跋沛叹了口气,放下了手中的长柄大刀,束手就擒。
拓跋沛既已投降,那千余匈奴骑兵,自然也是弃掉兵刃,选择投降。
徐晃见到拓跋沛等人后,决定投降,心中也暗自松了一口气。如果拓跋沛拒不投降,那么他还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才能将其剿灭。
徐晃迅速下令,让士兵们将投降的匈奴骑兵分开看管,以防他们再次起意反抗。
同时,他派遣道医,前往救治受伤的士兵,无论是天枢军还是匈奴骑兵,都一视同仁。
山谷中的硝烟逐渐散去,只剩下满地的兵器与残破的战旗。
与此同时,徐商已经站在了阳寿县的城墙之上。
他趁着夜深人静的三更天,部署了三千刀盾兵和两千长弓兵,对阳寿县发起了突袭。
由于阳寿县的防备力量,已被大幅度削弱,因此在付出不到一百人的伤亡下,仅用了不到两个时辰,便成功攻破了阳寿县。
当已然回归到行军大营的张泛,得知这一消息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攻下阳寿县,意味着张泛定下的战略,已初步完成。至于还能不能有所收获,就看于夫罗接下来,怎么选择了。
军帐内,于夫罗悠然转醒,他在仆从的搀扶下,走到帐篷主位上,无助的瘫坐在主位上。
屯粮处的大火,烧掉了他数年的心血,想到此处,于夫罗又是头昏眼花,唏嘘不已。
而就在此时,须卜运普和呼衍武发带着残兵,狼狈的逃回了大营。
于夫罗得知,他们的一万大军,几乎全军覆灭,顿时愤怒的吼道:“废物!你们都是废物!我特意交代,万事小心,你们呢!”
而须卜运普和呼衍武发则是耷拉着脑袋,跪伏在地,瑟瑟发抖。
于夫罗看着两人如此不堪的表现,恨不得当场将他们当场砍杀。
他们的落败,意味着拓跋沛也是凶多吉少了。
于夫罗,目前仅剩下万余兵力了,就算是加上留守云中城等处的数千守军,那也凑不够两万兵力了。
想到此处,于夫罗又是一口鲜血喷出,眼前一黑,身体软了下去。
“右贤王大人!”
须卜运普急忙爬起来,一起搀扶起于夫罗,急切地喊道:“郎中,快去喊郎中!”
呼衍武发闻言一愣,也顾不得身上的伤口疼痛了,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
此时尚有意识的于夫罗,听见两人如此紧张,也不由想到,虽然两人能力不足,但倒是挺忠心的。
算了,就这吧,凑合着用吧,总比无人可用强吧。
等到于夫罗,再次醒来,发现须卜运普和呼衍武,依旧是跪伏在地,于是温和的说道:“你们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