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结识卢子干 收得两良才

卢植一行人,趁着夜色朝着天枢城而去。一路上,他们丝毫不敢耽搁,哪怕是饮水吃饭,也均是在马上进行。

好在缴获了不少马匹,轮换着骑乘,这才在次日下午赶到了天枢城。

看着极为雄壮的天枢城,卢植一行人,均是不由得暗自惊叹不已。

“来人止步!”

就在一行人,靠近城门口时,守门的天枢军佰长,抽出兵刃,大声质问道:“你们是何人?为何身上血迹斑斑?”

随着佰长的质问,其身后百余名城门守军,亦是抽出兵刃,迅速结阵,将卢植一行人围了起来。

“这位将军稍安勿躁,吾乃卢植卢子干,特来拜访张镇北。”

卢植面色凝重,上前一步,沉声道:“至于我等身上的血迹,乃是在半路遭遇贼人劫掠所留。”

他边说边从怀中取出一枚银质印章,那是他身为一军主帅,从三品安北将军的凭证。

那佰长接过银质印章,仔细端详片刻后,面色稍缓,但仍保持着警惕:“原来是卢大人,请稍等片刻,我这就去通报。”

言罢,他转身匆匆步入城门内。

片刻之后,从城中策马走出一位身着铠甲、气宇轩昂的将领,正是今日当值的徐晃徐公明。

徐晃来到卢植身边,瞅了一眼华雄,而后下马行礼道:“天枢郡裨将军徐晃徐公明拜见卢大人。镇北将军,还有要事处理,走不开,还望见谅。”

卢植点了点头,而后简单介绍了路上的遭遇,以及何仪的身份和所透露的信息。

徐晃闻言,眉头紧锁,显然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卢大人,此事事关重大,需立刻禀报主公,请随我来。”

徐晃说着,便引着卢植一行人向城内而去。

进入城内,卢植等人被安排至郡守府内一处干净整洁的客堂稍作歇息。由戏忠及徐晃作陪,闲聊起来。

不多时,张泛便亲自赶来,与卢植会面。

张泛笑着说道:“子干先生,张某有事耽误,未能远迎,礼数不周,还望多多包涵。”

张泛之所以如此谦恭有礼,一方面固然是出于待客之道,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尽管卢植的品阶略逊于他,然而其学识之渊博、能力之出众,以及在为官处世方面的卓越表现,都让张泛深感钦佩,赞叹不已。

就连唐太宗也曾下诏,钦定选取历代二十二位先贤先儒配享孔庙,卢植便是这其中一员。

卢植起身回礼道:“张镇北客气了。”

而华雄三人则是起身,恭恭敬敬的行礼道:“草民拜见镇北将军。”

“诸位不必如此多礼,请坐吧。”

张泛摆摆手,笑着说道:“来人啊,重新看茶!”

待到侍从重新换好茶水,卢植这才开口,将路上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张泛。

张泛听后,面色凝重,沉吟片刻后道:“此事非同小可,中常侍封谞与侍中何进竟与太平道玄巾教勾结,意图谋害朝廷重臣,实乃大逆不道之举。子干先生放心,我必会立即上书朝廷,禀明此事。”

";主公,此事务必审慎处理。";

此刻,戏忠突兀发声:";中常侍封谞与侍中何进,均为陛下心腹之臣。若轻率上书,恐将自陷困境。";

张泛轻拍额头,苦笑回应:";志才兄言之有理。确然,疏不间亲,本将军确有欠考虑之处。";

张泛转向卢植,诚恳的说道:";此事需详加探查,搜集确凿证据。子干先生,您意下如何?";

卢植目光在戏忠与张泛间流转,而后微笑道:";戏长史所言极是,此事不妨暂且搁置,再作计较。";

稍顿,卢植续言:";至于何仪,还需张镇北严加看管,他或能成为我们揭开迷雾的关键人物。";

张泛点头应承,随即部署将何仪移送至隐秘之处,严加看守。

";子干先生,圣命在肩,您需屯兵西河郡,日后我等定有诸多公文交流。";

张泛笑道,";然天枢城至西河郡,路途遥远,且途中并无驿站。我意于半途增设驿站,并屯兵驻守,子干先生以为如何?";

卢植闻言,目光微亮,沉吟片刻,赞许道:“张镇北思虑周全,增设驿站并屯兵驻守,卢某自是同意。”

张泛见卢植赞同,心中也是颇为意外,而后他继续说道:“既然子干先生同意,此事我便命人着手准备,相信不久便能完成。

另外,关于太平道玄巾教之事,我也会暗中派人查探,务必查清真相,绝不让奸佞之徒得逞。”

卢植看了张泛一眼,说道:“有张镇北这样的忠臣良将在,实乃朝廷之幸,百姓之福。”

张泛闻言,连忙摆手道:“子干先生过誉了,张某只是尽自己的本分罢了。倒是先生您,身负圣命,屯兵西河郡,责任重大。张某虽不才,但若有需要,定当全力以赴,助先生一臂之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卢植端起茶杯,向张泛敬道:“张镇北,请!”

“子干先生,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