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张泛的野望 于夫罗来袭

张泛仔细回想着老者的话语,似乎陷入了依靠武力征服天下的循环,显得过于急切。尽管他目前的实力确实强大,但尚未达到可以轻易横扫天下的程度。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开创了大明三百年的基业,朱元璋凭借这九字三训,暗中积累力量,避免了过早引起注意。

当那些树大招风的敌对势力,遭受元朝军队追击时,他却能够安心发展,默默壮大,静候时机,最终击败所有对手,最终成为九五之尊。

张泛心中豁然开朗,他似乎领悟了南华老仙的深意。

在动荡的时代,急功近利只会导致失败,而稳步前进、积累实力才是长远之计。

因此,张泛决定调整策略,不再单纯追求眼前的利益,而是要深思熟虑,为未来的霸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张泛真正掌握的势力范围,不过是天枢城一地,势力薄弱,缺乏战略纵深。

他内心对汉廷有些轻视,总觉得其腐败不堪,似乎不堪一击。

然而,他似乎忘记了,在未经历黄巾之乱和董卓之乱的破坏之前,大汉朝廷仍然是正统,仍然拥有镇压四方的气运。

即便是在汉末三国群雄争霸的年代,大汉天子依然是正统的象征,这才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才有贸然称帝而最终身败名裂的下场。

如今,大汉朝廷仍在正常运作,只要大汉天子一声令下,就能轻易剥夺他辛苦建立的基业。

在这次的噩梦中,他感受到了这片天地,以及大汉气运对他的警告。若再次发生类似情况,即便是那位老道,恐怕也难以将他唤醒。

张泛抛却杂念,暗自揣摩起来,日后的发展思路。

在任何时代,行军打仗都离不开三个决定性因素:人口、财富和粮草。

与其盲目扩张势力范围,不如专注于深耕细作,以天枢城、马邑、柳高城为根基,逐步扩展至周边区域,巩固基础,积累财富和粮食。

至于人口问题,张泛似乎一直忽略了太平道作为人口来源的巨大潜力。

至于张角提出的以鲜血破坏大汉气运的策略,这确实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

然而,张泛并不希望一心为民的张角背上反贼的污名,即便张泛将来登基成为一国之君,也不能轻易为张角正名。

汉末三国时期,不乏心怀叵测之人。

搅乱朝政的董太师,轻率称帝的袁公路,心怀不轨的袁本初,私藏玉玺的孙文台,以及乌桓的塌顿、羌族的迷当、匈奴的于夫罗、南蛮的孟获、鲜卑的轲比能等异族首领,他们哪一个不是在千方百计削弱大汉的国运?

此外,张泛怀揣着一个宏伟的愿望,那就是成为一代人皇。

遥想三皇五帝的时代,人族的领袖被尊称为人皇,而不是劳什子的天子。

天地人三道,人道居其一。

周朝固然伟大,引领华夏文明迈入新时代。然而,它也彻底终结了人皇的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