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拜访周异 得知隐秘

岁月如梭,转瞬即逝,又是月余时光,悄然流逝。

如今的塞外营地,已扩展至原先规模的五倍以上,人数激增至三万余众,汇聚于此。四周已筑起简易却实用的木骨土坯围墙。

其规模虽然与洛阳这等雄城,还有很大差距,但是绝不亚于并州境内任何一座城池。

张泛麾下的直接指挥的骑兵部队已逾万人,此外还特别招募了一千名刀盾兵、两千名长枪兵、两千名长弓兵,以及数千名其他辅助兵种,使得总兵力超过了两万。

若将部落的骑兵部队计入,随时可集结出额外的两万骑兵。

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在雁门郡乃至整个并州,都堪称举足轻重。

张泛决定将塞外营地,正式更名为天枢城。

当然了,为了构建城池,招募士兵,张泛可谓是抽空了张家所能掌控的所有资源,张泛甚至是忍痛从系统中兑换了不少的钱粮。

此时的张泛,可谓是一穷二白,若不是还有张家的商铺,以及马邑商会持续为其供血,张泛绝对难以维持下去。

不过,如此巨大的投入,必定不会白费,依照张泛的估计,最多三年的时间,就能回本。

毕竟草原上的皮毛、马匹等物资,那可是硬通货,而中原地区的茶叶、食盐、瓷器、锦缎等物资,那在草原上也是硬通货。

而作为目前草原上最大集散地的天枢城,自然是赚的盆满钵满,仅仅是一个月,除去各项开支,也有数万两银子入账。

所谓的财帛动人心,如此大的利益面前,总会有人眼红。

不断有马贼前来骚扰,但是在绝对的力量面前,自然是铩羽而归,更有甚者,命丧当场。

但是,单纯的武力劫掠,张泛自然是无所畏惧,但是,那些朝廷大员、世家大族,杀人从来不用刀,从来不见血。

他们只要说动大汉皇帝,一纸诏书,就可以剥夺天枢城的主权,毕竟在如今的官方记录中,这依旧是无主之物。

他们之所以,没有动手,那是因为消息还没有传到他们耳朵里而已。

常言道,只有千日做贼,何有千日防贼,若是他们真的动手,张泛是没有还手之力,除非他即刻举起反旗。

但是张泛还没做好准备,也不具备造反的实力,他可不想成为改变局势的炮灰。

在与戏忠等人商议后,那就是主动出击,买官!

当今圣上,那可是公开卖官鬻爵的汉灵帝,只要钱足够多,位列三公也不是不可能。

张泛与戏忠商议后,决定兵分两路,张泛带着两万白银,以及十余匹并州骏马等,前去拜访雁门郡郡守周异,以及并州刺史张懿,计划通过他们向朝廷禀告,以彰显其功绩;而戏忠则是带着三万两黄金,数张价值不下万两的珍贵毛皮等,前去拜访中常侍张让,暗地购买官职。

关于周异的生平,历史上的记载相对较少,仅散见于一些简短的文献之中。

他的从父周景和从兄周忠都曾位列三公之位,而周异本人则官至洛阳令。

相比之下,其子在历史上的影响更为显着,他就是三国时期东吴的着名将领,被后人誉为“美周郎”的周瑜周公瑾。

因此,张泛除了给并州刺史张懿,送上价值不菲的财物外,这雁门郡郡守周异也不容忽视。

望着善无县城的城墙,张泛在塞外度过数月后,突然感到有些不适应。

递交了拜帖,张泛很快便在侍从的引导下,步入了周异的书房。

端坐在主位的周异,见张泛来访,自是面露微笑,起身相迎。

两人寒暄过后,张泛便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他详细地向周异阐述了天枢城的发展历程,以及对朝廷的忠诚,同时表达了希望朝廷能够正式承认天枢城地位的愿望。

周异听后,沉吟片刻,然后缓缓说道:“张校尉的大名,天枢城的繁荣昌盛,我亦有所耳闻。朝廷若能正式接纳,自是好事。但此事非同小可,需得上达天听,方能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