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更加精准

李长生望向窗外,阳光透过玻璃,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改进设计,扩大生产规模,尽快将这项技术应用到国防和民生领域。同时,我们需要开始下一代数控机床的研发,实现更高精度,更多功能。"

他转向赵刚,眼神中透着坚定:"不仅如此,我还计划将'曙光一号'和数控机床的技术结合,开发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系统,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制造,全部由计算机控制。"

赵刚惊讶地看着他:"你的目标……还真是宏大啊。"

李长生再次检查了机床的运行参数,确认一切正常后,开始向专家们详细讲解数控机床的各个子系统和工作原理。

"这台机床的核心是一套精密的伺服控制系统,"他指着机床后部的一组装置说道,"它能将计算机发出的电子信号转换为精确的机械运动,精度可达0.01毫米,未来还能进一步提高。"

他又指向机床侧面的一排传感器:"这些是实时监测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和力矩传感器等,它们能够监测机床运行时的各种参数,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反馈给控制系统进行调整。"

"最关键的部分是这个,"他打开控制柜的门,露出里面复杂的电路板,"这是我们自主设计的数控单元,它是机床的'大脑',负责解释计算机发送的指令,协调各个部件的运行。"

专家们围着机床,认真听着李长生的讲解,不时提出问题,从最初的震惊到现在的专业探讨,他们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李所长,"一位来自北京机械学院的教授问道,"这套系统能否适应不同类型的机床?比如说,从车床到铣床,再到磨床?"

李长生点点头:"完全可以。事实上,我们的设计初衷就是创造一个通用的数控系统,能够适应各种机床类型。只需要根据具体机床的特点稍作调整,就能实现全面覆盖。"

"那么生产成本呢?"另一位专家关心地问,"这种高精度的控制系统,一定非常昂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