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这孩子几次合作都很愉快,得到的收益更是大大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往年的这个时候,山里总是多雨,这两天天气又阴了,看样子又是一场连阴雨,这时候组织人手进山,可以采到香菇、茶树菇、黄金菇、白灵菇、鲍鱼菇、血红铆钉菇等好些种类的蘑菇!”
“大侄子,这都没说的,雨天进山,工钱你给大家定的稍高点,从我这儿出!”谢掌柜当即答应。
两边说好,江河派出大夯、二愣开着偏斗子三轮摩托车四处下贴子摇人:周家河、闫家河、靠山屯、沙窝营等。
事先说好:雨天进山,各自准备好雨具,吃住均由“官方安排”,采一斤湿菇按品类8分到1毛钱不等,但只招青壮年,上了年纪、腿脚不好的、有风湿、老寒腿的一律不要。
挑了又挑就留了四十来人。
因为不同菌类生长的环境不同,这些人又分成了若干小队,比如一部分人去椴木、桦木林采香菇,一部分在茶树蔸部找茶树菇,一批人在林间草地上,尤其在有枯枝落叶覆盖、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地方找黄金菇(金顶侧耳)……这就给“安保”、食宿等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最终决定,孬叔带一队,配杠头、满囤带枪跟随,立秋带一队,大胜、二愣拿枪跟着,孬婶带一队,江河和大夯跟着,偏斗子三轮摩托车和江河的德国越野车负责运送帐篷、行军锅等,反正很是繁琐。
自打队伍进山,林子里的枪声就没有停过。
披着油布、蓑衣的男女顶着雨在林子里找寻、搜集,身上湿了、脚上全都是泥!饿了,吃“护卫”们打到的野味,因为“安保”压力比较大,有时候没有猎获,就只能啃馍馍和咸菜,吃好吃不好的暂且不说,好在管饱。
夜里有人负责支好帐篷,潮乎乎的地上铺了干净毡布将就着睡觉。
雨下了三天,100多人在林子里捱了四天,所有人都苦不堪言。
好在,收获满满。
各种菇采了一万斤出头。
一个人平均挣了两块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