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滴滴滴~

喇叭声响彻一片。

路口车辆、行人和自行车,拥挤不堪、水泄不通。

坐在奥迪轿车内的高育良,眉头紧锁的看向窗外。

“路口出车祸了吗?为什么堵得成这样?”

“我下去看看!”

坐在副驾驶的秘书陈清泉,迅速下车去打听。

不一会儿。

陈清泉小跑回来。

“前面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关闭了,很多车辆掉头回来要走国道,加上这会儿上班高峰,所以就造成了路口大面积拥堵。”

“为什么要关闭?昨天我们来的时候,不是还好好的吗?难道高速路上车流量太大,临时关闭?”

“不是,我看公告上说,高速路拓宽车道施工,凌晨一点到五点集中对沿线的跨线桥进行破拆,可能是还没清理干净,所以现在都还没开放。”

高育良略略点头。

当年汉东经济还不是很好的时候,赵立春书纪就力排众议,贷款集资修建从京州经吕州通往天海的这条高速公路。

而且赵书记笃定,未来这条高速公路必然会车流量巨大,所以他还坚持一次性就把土地征迁到位,预留好四改八的拓宽条件。

那时候可谓是争议四起、议论纷纷,很多人不看好这条高速公路,认为勒紧裤腰带修通了也会亏本,每年收的过路费还不够还贷。

然而……

这条高速公路开通之后,在国际大都市天海的拉动之下,迅速成了经济大动脉,沿线各市县的经济都迅猛腾飞。

曾经认为严重浪费的这条高速公路,反而被嫌车道太少、车辆太多,经常拥堵。

好在升级改造工程,几乎日夜不停的在施工。

“既然高速路暂时不通,那咱们也走国道吧!”

高育良说罢,便闭眼休息。

昨晚辗转反侧,很晚才睡。

这会儿吃饱了早饭,坐在车内还真有点困了。

两眼一闭,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等一阵震耳欲聋的咚咚咚声传来。

发现奥迪轿车正缓缓蠕动前行。

前面不远的国道收费站,居然已经拆掉了顶棚和钢架。

此时此刻,正有一辆挖掘机用破碎锤,咚咚咚的轰碎收费站的水泥岛台。

少了两根通行车道,自然就导致车多缓行。

不一会儿。

奥迪轿车缓缓驶过收费站。

看到收费亭内没有人,收费栏杆也高高抬起。

高育良正有些纳闷。

很快便看到一个巨大的白底黑字展示牌。

《关于312国道京州东收费站提前撤站公告》

由于奥迪轿车正缓缓前行,高育良并没有看清楚具体内容。

提前撤站的原因,好像说了好几条。

大概意思是高速公路正在升级扩容、高速铁路正在施工。

大量的工程设备和施工材料的运输,导致沿线车流量大幅增长。

为了确保交通顺畅,方便沿线民众出行,京州市提前还清了银行贷款,决定撤掉该收费站。

“这个惠民便民的措施,真是好啊!”

“原本国道和高速,车流量就很大,如今又有大量施工建设,肯定会影响出行。”

“把这个国道收费站拆了,不止能给老百姓节省过路费,而且还能大大提升通行效率确保施工顺畅,京州的这个做法,很值得我们吕州学习啊!”

副驾驶的陈清泉,一听高育良书纪这么说,当然立马回头说道:

“这个措施确实相当不错,如果高速路上不去,这个收费站还坚持收费,肯定又会导致大面积的拥堵。”

“而且以前受制于经济和技术条件,公路少、路况差,实行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后,公路建设迅猛发展。”

“如今路是修得够多了,但收费站也多,除了高速和国道之外,很多省道甚至县道都有收费站,用关卡林立来形容都毫不为过。”

“真要把这些大大小小的收费站拆掉,对老百姓来说自然是极大便利了,对经济发展也十分有利,可是要事先解决的问题也不少!”

“首先也最关键的,就是收费站拆了,收不到过路费,还欠银行的贷款该怎么还?即便还清了贷款,以后每年的维护保养经费又从何而来?”

说到这儿,陈清泉抬手指了指车后方,正在破拆的国道收费站。

“像这么一个收费站,土建、钢架、顶棚、地磅、机电设备,以及配套办公用房等,得花好几百万才能建成。”

“为了确保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服务,双向八个收费通道,按照三班倒来配置人员,至少就需要24名收费员。”

“考虑到人员轮休,以及必要的技术人员,再加上站长、副站长、会计、出纳、厨师、通勤大巴司机等,一个站得配七八十人。”

“这条国道每天的车流量很大,小车每辆五元、大车每辆十元到三十元不等,扣除收费站的运营费用,一年也至少有两三千万的收入。”

“因此,一旦大规模撤拆收费站,不仅意味着财政收入会大幅减少,而且收费站大量的职工也需要另行安置,另外还得考虑后期的道路维护保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育良听完后,微微一笑。

“说来说去,核心就一个字,钱!”

“财政宽裕,就能把收费站拆了,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