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来,站出来走两步

有没有一种可能。

卧床不是死者清理的,而是另有其人?

其目的是为了销毁一些痕迹?

说明三个月前的确有第二个人在死者家出现过。

这个人有没有可能和本案有关,甚至就是凶手?

肖阳与李华成的脸色阴沉了下来。

想一想是什么样的人才会清楚警察会查这东西?

普通人他懂吗?

如果假设成立。

有个人不光清楚警察会查,还能提前三个月清扫痕迹,为这起死亡案件做好了准备!

突然。

“你是不是在告诉我们,你没有留下一点痕?”

肖阳环视了一眼整个现场,冷笑道:“你是聪明人,别人也不傻,欲盖弥彰的道理你不清楚吗?你越是如此,说明你肯定是留下了更加重要的东西,对吗?”

瞅着肖阳对着空气说话的李华成,惊疑不定。

“犯罪心理学,罪案现场定律!”

肖阳说出这句话。

“嘶!”

李华成倒吸了一口凉气。

罪案现场定律是什么鬼?

前文讲过。

有很多犯罪人员喜欢作完案后返回现场。

甚至会全程围观警察查案的过程。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心理因素!

满足感、消除不安、消除证据、回顾或重温犯罪过程,等多种因素。

更有甚者,他们好像艺术家一样,像是在展示自己的艺术、与杰作。

但不管是哪一种,这种罪犯有一个共同点。

骄傲。

他们骄傲的认为,警察根本无法发现他们。

当然,这种‘围观’有可能不是为警察准备。

前面推理过,某些人是奔着死者父母来的。

也有可能是为了死者父母而准备!

而肖阳的提示,是在告诉李华成。

某个人,很有可能正在全程的‘围观’他们!

还有比这种事情更惊悚的吗?

如果真是如此。

岂不是说这半个月来,警方的一举一动都在人家眼皮子底下?

李华成打了个寒噤,一身鸡皮疙瘩。

瞬间,他的眼睛看向窗户。

不是。

对面没有楼,远处没有山。

而且他们身处高层,想要‘围观’几乎做不到。

也不会是无人机。

如果无人机出现,警方不可能没有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