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坐在金銮殿上,得知褚榛抗旨不遵,各地纷纷响应起兵的消息后,暴跳如雷。
他立刻召集朝中大臣商议对策。然而,大臣们各怀鬼胎,互相推诿责任,朝堂上一片混乱。
兵部尚书痛哭流涕,称朝廷兵力不足,装备陈旧,铠甲大多保养不当,根本无法与西北军抗衡。
户部尚书在一旁暗骂兵部尚书小人行径,也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启禀皇上,国库只剩三十万两白银,去年黄河决堤的拨款都还没落实,今年的税银能否顺利收上来,还是未知数……”
皇帝听着底下朝臣你一言我一语地推卸责任,头疼得直皱眉头:“就没有一点办法了吗?一个个都是酒囊饭袋。朕养你们有何用?散朝!”
“退—朝——”贴身太监尖利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
皇帝嫌弃地瞥了太监一眼,甩袖离开。众臣面面相觑,恭敬地目送皇帝离开后,才纷纷起身。
皇帝回宫后坐卧不安,派人去宣孙白莼觐见。
孙白莼虽然表面上安慰着皇帝,但心中却暗自得意。
她的目的已经达到,如今大庸朝陷入内乱,她正好可以浑水摸鱼。
冀州城外,朝廷还没有动作,女真的军队却已经逼近。
褚榛召集徐将军、胡清雅以及众将士,在营地中召开紧急会议。
“如今女真来犯,朝廷又对我们步步紧逼,我们已经没有退路。”褚榛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我们要一面抵御女真的进攻,一面应对朝廷的围剿。徐将军,你率领一部分军队,前往冀州城外的险要之地设伏,阻击女真军队。”
徐将军领命道:“末将定不辱使命!”
“雅儿,你负责后勤保障,确保士兵们的粮草和药品供应充足。”褚榛接着说道。
胡清雅点头:“我会安排好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