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我和若南在房里随性地闲聊起来,分享着宗内的奇闻趣事,交流着近期修炼的心得。欢声笑语中,时间不知不觉地溜走了。没过多久,若南便带着巧儿告辞离去。
她们的身影刚一消失,我心底对幽影步第二层“遁月可退,遁日入影”的修炼渴望,瞬间如汹涌的潮水般翻腾起来。当下,我猛地转过身,大步流星地向后山赶去。
后山,向来是宗内弟子静心修炼的清幽所在。四周古木参天,繁茂的枝叶相互缠绕,好似一把把巨大的绿伞,将日光筛成细碎的光斑,星星点点地洒落在蜿蜒的小径上。微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悠悠地诉说着古老的修炼密语。
我寻到一处静谧的角落,四周巨石嶙峋,宛如天然的屏障,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清新的空气裹挟着山林独有的馥郁气息,直沁心脾,刹那间,我整个人都平静了下来,所有的杂念如同轻烟一般,消散得无影无踪。
双脚稳稳地扎根在地上,微微岔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地垂落在身体两侧,掌心向内贴着身躯。我缓缓地闭上眼睛,将全部的心神沉浸到体内深处,细细地感知灵力在经脉间的流动轨迹。那股灵力仿佛一条隐匿在身体里的无形暗河,静谧却蕴含着磅礴的力量。随着绵长而均匀的呼吸节奏,灵力在体内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似乎在为即将开始的艰苦修炼,精心打磨着每一处细节,筑牢坚实的根基。
我在心中一字一顿,虔诚地默念着幽影步第二层的修炼口诀:“遁月可退,遁日入影”。每一个字都仿佛携带着古老而神秘的力量,在脑海中不断回响,余音袅袅。我放空思绪,脑海中勾勒出这样的画面:自己就像月光笼罩下那一抹缥缈轻盈的影子,能够伴着如水的月之光辉,自在地穿梭、退避;又好似能在烈日高悬时,瞬间遁入无边的暗影之中,身形飘忽不定,行踪成谜,任凭敌人有通天的本领,也难以捕捉到分毫。
渐渐地,体内的灵力仿佛听到了口诀的召唤,如同沉睡许久的猛兽被骤然唤醒,开始缓缓涌动,周身的血液也随之沸腾起来。灵力沿着特定的经脉线路,如汹涌的潮水般,朝着腿部和足底奔涌汇聚而去。此刻,我能清晰地感觉到腿部的肌肉在微微颤抖,那是一股无形却强大的力量,在肌肉纤维间跳跃、奔腾,急切地渴望着冲破束缚,一展身手。
我轻轻地吸了一口气,试着迈出修炼的第一步。刹那间,原本坚实的地面仿佛幻化成了轻柔缥缈的云雾,承载着我的脚步。身体的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其间又裹挟着一种难以用言语准确形容的敏捷与灵动,恰似山间蜿蜒而下的溪流,灵动而不失韵律。每一步落下,我都好像与周遭的自然环境完美相融,恍惚间,我不再是孤立于世的个体,而是这苍茫山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摇曳的光影交织在一起,不分彼此。
然而,修炼的道路从来都是布满荆棘,绝非一帆风顺。当我初次尝试施展“遁月可退”这一精妙技巧时,便敏锐地察觉到自身灵力控制存在着诸多不足,远未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有时候,灵力就像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地疯狂汇聚,致使我身形后退的速度陡然加快,远远超出了预期,失衡的感觉瞬间袭来,整个人踉跄着险些摔倒;而在另外一些时候,灵力的供应却又像枯竭的泉眼,绵软无力,使得后退的动作变得迟缓而僵硬,如同生锈的齿轮,每一下挪动都透着滞涩与笨拙。
但我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就像熊熊燃烧的烈火,丝毫没有熄灭的迹象。我一次又一次地咬紧牙关,全神贯注地调整着灵力的输出节奏和控制力度。在这漫长而反复的尝试过程中,我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旅人,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修炼的执着,逐渐捕捉到了那一丝若有若无、微妙至极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