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天统
“这么快?”
诸葛梦雪满脸惊愕,她那如丝般柔滑的身躯,如同轻盈的羽毛一般,自然而然地落入了张奉的怀抱。
张奉感受着怀中的温香软玉,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微笑,轻声说道:“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然而,他们的兵力却相对较少,难以与我军抗衡。而且,许多人都明白,天下统一乃是大势所趋,并非所有人都会不顾一切地为刘璋守护这片江山。”
他的话语如潺潺流水,在空气中缓缓流淌。
张奉的分析入情入理,让人无法反驳。
的确,如今天下共有十三州,除了益州之外,其余各州都已被张奉收入囊中。
天下统一,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不仅是天下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恐怕就连益州人自己也心如明镜。
一旦益州被攻克,即使刘璋惨遭不测,益州的众多文臣武将也依然会被朝廷所重用。
毕竟,人才难得,朝廷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些有才能的人。
所以,只要不是刘璋的亲信,益州本土的势力恐怕都不会为了刘璋而拼命抵抗。
“太好了,待益州收复,天下就能恢复太平了!”诸葛梦雪一脸兴奋地说道,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和平的景象。
她的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嘴角也不自觉地上扬,整个人都显得格外欣喜。
张奉见状,心中微微一动,他原本有些疑惑诸葛梦雪为何如此高兴,但瞬间便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他知道,诸葛梦雪的家族在战乱中遭受了巨大的迫害,流离失所,饱受苦难。
所以,对于天下太平的渴望,她远比其他人更为强烈。
张奉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凝视着诸葛梦雪,轻声问道:“待天下太平之后,你是想继续留在荆州,还是跟本王一同回去?”他的声音温和而低沉,带着一丝关切和期待。
诸葛梦雪脸颊泛起红晕,她垂眸思索片刻,而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张奉,轻声道:“若天下太平,我愿随大王一同回去。这些时日,蒙大王照拂,我早已心生依赖。且我也想看看大王治下那太平盛世的模样。”
张奉闻言,他紧紧握住诸葛梦雪的手,说道:“如此甚好,本王定会护你一世周全。”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名士兵神色慌张地飞奔而来,气喘吁吁地向张奉禀报:“前方探马传来消息,说益州的刘璋已经派遣使者前来求和了!”
张奉听闻这个消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把他轰回去,现在想求和,晚了!”
闻言,那兵士连忙退了出去。
先前张奉采取怀柔政策,派郭图前去益州劝降刘璋。
当时刘璋若是同意,就算官位不保,最起码也能终生富贵!
但现在......在张奉的眼中,他活不了多长时间了!
.....
公元200年2月份!
益州传来消息,由赵云率领的四十万大军,兵分三路于成都城下会师。
大军刚刚将成都包围,还没等赵云下令攻城,城内就有益州本土势力,杀死刘璋,为大军打开城门!
就这样,赵云大军兵不血刃的收取了成都,益州各郡官员纷纷来降。
至此,益州彻底被张奉收入囊中!
......
4月份!
张奉来到了成都,蔡夫人、二乔、孙尚香以及诸葛梦雪两姐妹,都有陪同。
益州收复,他自然要亲自前来查看,并在此地任命官员,将益州的官场来一遍大清洗。
益州本土势力官员,他们不会死忠刘璋,便得到了张奉的重用。
至于刘璋的父亲刘焉当初带来的势力官员,被杀的杀,被贬的贬。
当然,张奉并没有全都用蜀人来治理蜀地,其中也扶持了一些自己从朝廷带来的官员,让这两方势力相互制衡!
两个月后,张奉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班师回国!
以郭嘉为首的文臣,赵云为首的武将随行,当然也有孙尚香等女。
至于诸葛亮,此人过于年轻,且没有足够的威望,虽说平定益州有功,但张奉不可能现在就给他安排很高的职位。
不过,张奉日后在治理天下上会重用此人,让他成为自己治理天下的好帮手!
八月初,张奉回到了邺城王都!
在后宫陪着何太后等人温存数日后,张奉首次在王宫召开了一次较为隐秘的朝会。
参与此次朝会的,并没有太多人,全都是张奉的心腹,如郭嘉、赵云等人。
朝会之前,郭嘉曾给张奉上了一分奏章,原文如下:
“臣郭嘉,顿首再拜,谨奏魏王殿下:
臣闻天命无常,唯德是辅。
昔汉室承秦之弊,高祖提三尺剑,扫除暴乱,开创四百年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