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 章 江大人归心

淮河河堤工地,仿若一座热闹非凡的市井小城,

每日晨曦初露,炊烟便如轻纱般袅袅升起,

裹挟着浓郁饭香,悠悠然弥漫至工地的每一处角落。

昨日大伙还沉浸在萝卜烧肉的醇厚滋味里,

今日餐桌上便悄然换成了热气腾腾的猪肉炖粉条,

一旁还摆放着热气氤氲、免费供应的紫菜蛋花汤。

这般丰盛且暖心的伙食,对平日里食不果腹的百姓而言,

无疑是从天而降的惊喜,仿若美梦成真。

工地上,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青壮年男子们身强力壮,个个干劲十足,

扛起沉重的木料、石块健步如飞,

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却丝毫不减他们的热情。

老头们虽体力大不如前,可也不甘示弱,

在一旁认真地捡着零碎石块,每捡起一块,

脸上便浮现出一抹满足的微笑,仿佛在为这浩大工程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老太们则稳稳地坐在一旁,眼神专注,

手指灵活地整理着各类工具,将它们摆放得整整齐齐,

为忙碌的工人们提供便利。

妇女们身姿轻盈,如穿梭的燕子般在人群中来回奔走,

双手捧着装满清水的木桶,及时递到工人们手中,

那关切的眼神和温柔的话语,为繁重的劳作增添了丝丝暖意。

孩子们也活泼地参与其中,他们像欢快的小鹿,

在工地间嬉笑奔跑,帮忙传递消息、跑腿办事,

清脆的笑声回荡在工地上空,为这片忙碌之地注入了勃勃生机。

太子身着一袭简朴的布袍,头戴普通斗笠,穿梭在人群中。

他目光温和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满是欣慰。

见此情景,他转身对身旁的官兵嘱咐道:

“这些百姓皆是为了生计而来,大家切莫阻拦。

往后壮年算一个工分,妇孺老弱干些轻松活计,便算半个工分,

务必公平公正。”

官兵们齐声领命,眼中满是对太子的敬重。

江大人,这位久在官场、历经风雨的治河能臣,已在工地默默观察多日。

他身形清瘦,面容带着几分沧桑,

一袭洗得微微发白的官袍,更显其清正廉洁。

最初,听闻太子要在战时大兴土木,耗费巨资修筑河堤,

他满心疑虑,认定太子是借着战事之机,妄图敛财的贪官。

可多日的观察,让他心中的想法悄然发生了改变。

看着眼前百姓们积极劳作、脸上洋溢着希望的模样,他暗自思忖:

太子这般安排,想给所有人一个赚钱的机会,着实令人意外。

然而,江大人深知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的道理,

这般仁义之举,真能让工程顺利推进吗?

他的眉头不禁紧紧皱起,心中隐隐担忧。

江大人做事向来严谨细致,为了弄清楚工程的资金状况,他亲自仔细核算。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太子将这长达 200 公里的河堤工程分段,同时开工建设,

如此一来,每日来工地干活的人如潮水般越来越多。

周边沿河十几个县城的百姓听闻消息,纷纷慕名而来,

甚至连南岸的百姓也冒着风险偷偷摸过来,

都盼着能在年前挣点钱,好欢欢喜喜过个年。

粗略统计,人数加起来竟不下 20 万人。

这 20 万人每日的吃喝拉撒,人吃马嚼,

再加上工程所需的各类物资费用,每日耗费的钱银高达五十万两之多。

而工地这边,历经多日辛苦劳作,才仅仅整理出地基,

后续还有购买石料、打磨石料、搬运石料,

以及用糯米汁蛋清混合三合土填补石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