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夜袭

而在中原腹地,曹操与袁绍再次又发生了连番大战,可惜曹操在总体实力上还是逊色袁绍不少,战事进展的很不顺利。

随着战局的推进,曹操军营都在袁绍军阵的威胁之下,再加上兵少,粮草又快供应不上了,曹操于是就跟自己的心腹荀彧商议,想撤回许都,依靠许都的坚城进行防御。

荀彧劝曹操再坚持坚持,把握住出奇制胜的时机。出于对自己心腹的信任和自己内心的不甘心,于是曹操继续坚壁对峙。

秋日的官渡战场,枯黄的芦苇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曹操站在营帐外,望着远处袁绍连绵不绝的军营,眉头紧锁。铠甲上沾满了尘土和血迹,多日未洗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对上诸侯中实力最强的袁绍,曹操的压力有多大无需多言。

"主公,军粮只够三日之用了。"程昱低声报告,声音里透着忧虑。

曹操没有立即回答,丝丝闪缩的目光扫过自己营中那些疲惫不堪的士兵。原本的五万大军,如今能战者不足两万。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饥饿和绝望,与对面袁绍十万大军的声势形成鲜明对比。

"传令下去,今晚每人再加半碗稀粥。"曹操最终说道,声音低沉而沙哑。

程昱欲言又止:"主公,这样我们的粮食..."

"照我说的做。"曹操打断了他,转身走进营帐,微微佝偻的身影让程昱知道曹操也到了抗压的极限。

帐内,烛火摇曳。曹操展开地图,手指在官渡与许都之间来回移动。撤军的念头在他心中越来越强烈。他提起笔,准备再次给给留守许都的荀彧写信,说明当前的困境和撤军的打算。

信使连夜出发后,曹操躺在简易的行军床上辗转难眠。想起起兵以来的种种:兖州之战、迎奉天子、擒吕布、败刘备...难道要在这里功亏一篑吗?

五日后,当信使带回荀彧的回信时,曹操正在与诸将商议军情。接过回信,曹操迫不及待地拆开竹简,荀彧那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明公以弱制强,扼守官渡,使袁绍不能进半步,已半年有余。今虽粮少,犹胜于当年项羽困于垓下。袁绍军势虽众,然其将骄兵惰,内部不和。明公神武英明,正当把握时机,出奇制胜。若此时退兵,袁绍必乘势追击,则大势去矣..."

曹操读罢,沉默良久。荀彧的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他。抬头看向帐内诸将,发现所有人都注视着他,脸上带着期待等待曹操开口。

"传令全军,加固营垒,继续坚守!"曹操突然拍案而起,声音坚定有力:"袁绍虽众,吾必破之!"

就在这时,徐晃大步走入帐中:"主公,探马来报,袁绍部将韩猛押运粮草数千车,正从北面而来,明日将经过黑山小道。"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公明可有良策?"

徐晃抱拳道:"末将愿率轻骑千人,夜袭其粮队!"

曹操沉思片刻,突然笑道:"好!不过不要千人,我给你三千精兵。务必全歼敌军,能带多少粮草回来就带多少,其余粮草一概烧毁!"

当夜,徐晃率军悄然出营。曹操亲自送至营门,望着消失在夜色中的部队,心中默默祈祷。

次日黄昏,远处黑山方向浓烟滚滚,直冲云霄。不久,徐晃率军凯旋,士兵们虽然疲惫却士气高昂。

"主公,幸不辱命!"徐晃下马复命:"韩猛败走,袁军粮草除了我部带回来的,其余尽数焚毁!"

曹操大喜,亲自为徐晃斟酒:"公明此功,当记首功!"

然而,曹操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多久。十日后,探马再报:袁绍派淳于琼率兵万余,再次押运粮草,已屯于乌巢。

"乌巢..."曹操盯着地图,眉头紧锁。那里距离袁绍大营仅四十里,守备森严,难以偷袭。很难再次复制徐晃上次偷袭的行动了,而且袁绍家大业大,上次损失的粮草对袁绍来说并没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