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之齐

帝王故事录 心处安逸 2348 字 1个月前

南朝齐(479年~502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由萧道成取代刘宋建立,享国23年,历经七帝。

一、南朝齐的历代皇帝:

(1)齐高帝萧道成

1.在位时间:479年-482年

2.生平简介:字绍伯,小字斗将,祖籍东海兰陵(今属山东),后定居晋陵武进,为南兰陵人。他出身将门,凭借军功一步步升迁,最终掌握刘宋的军政大权。479年,萧道成逼迫宋顺帝刘准禅位,建立南齐,年号建元。他为政务节俭,实施检籍政策,但校籍工作弊端百出。482年,萧道成身患重病去世,终年56岁,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泰安陵。

(2)齐武帝萧赜

1.在位时间:482年-493年

2.生平简介:字宣远,小名龙儿,齐高帝萧道成长子,母为昭皇后刘智容。建元元年(479年)被立为皇太子,建元四年(482年)正式即位,年号永明。齐武帝是一个英明刚断的君主,继承了齐高帝的作风,崇尚节俭,关心百姓疾苦,多办学校,挑选有学问之人任教,以培育德行,还延续推行检籍政策。永明三年(485年),他平定了富阳郡唐寓之叛乱,但检籍政策依然受到庶族的激烈反对,永明八年(490年),齐武帝宣布“却籍”无效,恢复刘宋升明时期户籍所载的原状。对外与北魏通好,边境比较安定,清明的统治环境推动了江南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493年,齐武帝去世,终年54岁,庙号世祖,谥号为武,葬于景安陵。

(3)齐郁林王萧昭业

1.在位时间:493年-494年

2.生平简介:字元尚,小名法身,文惠太子萧长懋之长子,齐武帝之孙,母王宝明(追封文安皇后)。永明十一年(493年)齐武帝死后,萧昭业即位,改年号为隆昌,同时由萧子良与萧鸾辅政。他即位之后便滥发赏赐,赐死王融,朝政都委托西昌侯萧鸾处理,还在丧期就恢复奏乐。隆昌元年(494年),被萧鸾杀死,终年21岁,萧昭业在位1年,葬处不明。

(4)齐海陵王萧昭文

1.在位时间:494年7月25日-10月10日

2.生平简介:字季尚,东海兰陵(今山东省临沂市)人,齐武帝萧赜之孙,文惠太子萧长懋次子,郁林王萧昭业异母弟,母为许宫人。齐武帝即位时,萧昭文受封临汝公,出任济阳太守,迁南豫州刺史。萧昭业即位后,授中军将军、扬州刺史,册封新安郡王。隆昌元年(494年),萧昭文在辅政大臣西昌侯萧鸾安排下,即位称帝,年号延兴。朝政大权完全掌握在萧鸾手中,萧昭文被废为海陵郡王。延兴元年十一月,萧昭文遇害,终年15岁,谥号为恭。萧鸾以刘强之礼厚葬,但并没有用皇帝之礼

(5)齐明帝萧鸾

1. 在位时间:494年-498年

2. 生平简介:字景栖,小名玄度,为始安贞王萧道生之子、齐高帝萧道成之侄。少年丧父,由叔父萧道成抚养。泰豫元年(472年),授安吉县令,以严格而闻名。升明二年(478年),迁宣城太守,进号辅国将军。齐高帝即位,迁侍中,封西昌县侯。齐武帝即位,历任度支尚书、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吴兴太守。齐武帝临终托孤,拜为尚书令,顾命辅佐皇太孙萧昭业,领镇军大将军。永明十一年(493年),文惠太子萧长懋死后,先后废杀郁林王萧昭业和海陵王萧昭文,拜太傅、大将军、扬州牧,封宣城王。建武元年,自立为帝,整治吏政,信用典签,监视诸王,将萧道成与萧赜的子孙屠戮殆尽。晚年病重,崇信道教与厌胜之术。永泰元年(498年),去世,时年47岁,谥号明皇帝,庙号高宗,葬于兴平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