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微微颔首,眼神中带着几分期待,示意她继续说下去:“妹妹但说无妨。”
林黛玉清了清嗓子,轻声道:“首先是太子。他如今在户部主政,朝中重臣皆对他寄予厚望,以他的尊贵身份,似乎不太可能做出勾结倭寇这等阴险至极之事。”
她一边说,一边轻轻转动着手中的帕子,眼神中透着思索。
贾琮微微沉吟,摸着下巴说道:“太子确实不太可能。上次我与他接触,他为人倨傲,不过也正因如此,他绝不可能做出勾结外敌这等为人不齿之事。”
他微微皱眉,回忆着上次琉璃拍卖会的情景,轻轻摇了摇头。
林黛玉顿了顿,接着说道:“其次是二皇子。他在朝中素有贤明之名,实则善于钻营,野心勃勃,与朝中一些权臣来往密切。但近些年来,他一心扑在朝堂权力的角逐上,似乎不太可能将势力延伸至沿海,与倭寇狼狈为奸。”
贾琮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林妹妹竟连这些都了解得如此透彻?”
林黛玉微微垂首,脸颊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红晕,嘴角泛起一抹浅笑,轻声说道:“这些日子在府中,也会听父亲偶尔谈及朝堂之事,自己私下里再细细琢磨,便知晓了一些。”
她说话时,眼神微微闪躲,带着一丝羞涩。
贾琮心中一动,他深知黛玉素爱诗词、赏花,对这朝堂纷争之事本无甚兴趣。
她之所以去了解这些,不过是因为自己,一心想要助自己一臂之力。
他望着眼前的黛玉,心中满是感动与怜惜,眼神愈发柔和。
黛玉继续分析:“再者是北静王,他身份尊崇,行事向来低调,却广交天下豪杰,无论是江湖还是朝堂,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他王府中的门客众多,三教九流无所不包,若他有心谋划,勾结倭寇并非难事。”
“而且金陵甄家甄应礼的女儿,早年嫁入北静王府,成为北静王妃。甄家与北静王府的关系因此更加紧密。”
贾琮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上次我去拜访甄家便发现有异样,如今想来甄家与这盐商一事脱不开关系,至于这倭寇之事是否有牵连还得细细探究。”
“但北静王确实有重大嫌疑。他虽表面低调,可暗中势力庞大,又与盐商关系紧密。若说有人能在幕后操纵倭寇,他无疑是最有可能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