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边框雕刻着繁复花纹,镜面平整光滑,清晰映照出众人面容。
一位年轻公子拿起镜子,左右端详,笑道:“这镜子比我之前用的铜镜清楚多了,以后晨起梳妆,倒是方便不少。”
就在众人对玻璃制品的赞叹声还未消散时。
李全福高声宣布:“接下来,有请各位文人雅士为今日所见奇景和精妙琉璃制品赋诗!凡是参与赋诗,均可获得我们精心准备的琉璃砚台一方!”
此言一出,现场瞬间热闹起来,文人雅士们纷纷摩拳擦掌。
少顷,一位身着长衫的中年文人率先站起身,微微仰头,略作思索,朗声道:“琉璃奇景映天光,幻彩回廊梦一场。杯盏玲珑茶韵绕,屏风四季韵悠长。”
诗句落下,众人纷纷鼓掌叫好,李全福笑着点头,示意侍从呈上琉璃砚台。
砚台通体透明,在灯光下散发柔和光泽,引得旁人一阵羡慕。
接着,一位年轻书生快步起身,神色激动,出口成章:“宝镜晶莹照面新,花瓶巧制韵如神。窗含日月千秋景,工艺绝伦万象春。”
现场气氛愈发高涨,文人墨客们竞相展示才华,一句句诗词如珠玉般在大厅中流淌。
这时,二皇子眼中闪着别样光芒,面带微笑看向贾琮,高声说道:“绥远伯,今日这场盛会皆由你精心筹备,诸多奇景与精妙制品令人大开眼界。在座文人墨客已尽情赋诗,为这场品鉴会增色不少。”
“绥远伯作为这场盛会的操办者,满腹才华,不如赋诗一首为今日盛会收尾,为这雅集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众人目光瞬间聚焦在贾琮身上,贾琮脸上闪过一丝谦逊,先朝众人拱手一圈,真诚说道:“承蒙二皇子殿下抬爱,今日能得诸位文人雅士妙笔生花,为这场品鉴会增添无数光彩,实乃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