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华人境况
十多万人,在清朝这个时候什么概念,那等于一个中县的人口,像防城县这样的小县,也就三四万人口而已。
原来,在清朝,华人在南洋的势力如此之大,难怪会出现兰芳共和国这样的情况。
这对张大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欣喜的讯息,国人向来内战内行,和土人、当地人打交道容易,和自己国人打交道并不一定容易。
有这么多人华人,这内里的关系肯定错综复杂,一旦要是进入这样的环境,肯定要周全考虑。
于是便十分感兴趣的向林树贤打听华人的情况。
范有财送回“丰南号”关于婆罗洲形势的情报大部分也来自于林家这些人,但张大强这算是第一手了,很多方面的讯息就更清楚和细致一些。
至于自己这方,“丰南号”早就做过背景的设计了。是来自广东廉州的“新南号”商号,商号因为发展所需来到南洋发展。
至于背景的细节,那就随意编撰了,反正既然到南洋来,都是为了发财,尤其商号这样背景的,肯定是要来赚钱的。理由嘛,就是找矿,发掘矿产,贩卖商品。
这个背景也是做了一些工作,也打听了,廉州这一带的人很少下南洋,即使下南洋,也基本去了安南一带南部。
林树贤还是蛮健谈的,将他的家族来到婆罗洲之后所见所闻都告诉了张大强。
华人很早就在婆罗洲与本地土着进行贸易往来,同时大批华人华侨移民婆罗洲,带来了中国的农耕技术,带来了胡椒种植技术,发展了商业和农业。
中国儒家的中庸之道在商业上体现为细水长流、和气生财,在接人待物上并不是很强硬,所以很受土着欢迎。
而早期的荷兰及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是带着枪炮进入婆罗洲的,本地土着只认与他们和平贸易数百年的中国人,无论欧洲殖民者如何努力,白人在和平的贸易竞争中是无论如何干不过中国人的。
后来,英国、荷兰殖民者加强了武力殖民政策,多次击败土着统治者,强行用武力垄断市场低价倾销,这才勉强能和华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