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窥见真我

吴天从陆轻侯口中得知,自前不久刑部衙门退还了陆家被骗的钱财以后,便没人再过问这孩子的事情。

陆小子在绣衣卫的帮助下,经过兵部批准,将他母亲葬在了功德林,和他父亲的衣冠冢和墓一处。

而后他一人无处可去,便在城里四处游荡。由于父母全都葬在金陵,他便想着在此地重买一间屋子,安生度日。

谁曾想第二天在集市之上,身上金银被人明目张胆的抢了去。这孩子追贼人力竭,摔倒在了鸡鸣寺山脚下,时逢下山的松崖师太援手搭救,收留在了寺中。

吴天闻言,活活气笑了:“金陵治安如此堪忧吗?贼人能当街强抢钱财,还有王法吗?此事恐怕不会那么简单,这是有组织和预谋的故意刁难啊!”

松崖师太言道:“太上皇所言极是,我怀疑有人要对这孩子不利,故意引他离开市集。我便将他接上了山,安置在寺庙之中暂住,让其尽可能的不要外出。

可这孩子太过于懂事,总帮着寺里干活,时不时下山挑挑水,捡捡柴。今日让您瞧见了,我还以为是有坏人跟踪而至,方才随他出来相见。”

吴天感叹:“师太宅心仁厚,必有福报。是我治下不明,连累这孩子受苦了。

此事我定会严查,只是他尚需暂时在您这里栖身,等来日水落石出,我会将其妥善安置。”

“无妨,太上皇初定江山,迁都金陵不过月余,很多事情没有理顺乃是常理。您为华夏百姓做的一切,贫尼看在眼里,心中敬佩万分。

我一直也和这娃儿说,不是新皇无能为力,治下不明。实是吴国立国时日尚短,各项朝政定然没法一蹴而就的执行到位。

凡事皆会有个过程,有因必有果,将来在您的治下,势必能让百姓们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单凭如今金陵城中广开赈济粮仓,流民拖家带口,却没有一人饿死。只此一项,太上皇您已是功德无量。”

“师太之言,吴某惭愧。今日观寺中香火不旺,适才听人所言,寺中只有初一十五方才允许香客敬香。平日里尼众何以为生啊?”

“修行之人,不讲究吃穿用度。后山有菜地,僧侣闲暇之时,也会种些粮食和蔬菜自给自足。

也常有本地信众前来布施,本寺不过百十口人,偶尔替善信做做法事,勉强能够糊口。”

吴天点了点头:“师太乃是真正修行之人,明日吴某派人送些金银前来,全当布施香油钱,可助贵寺清修。”

松崖师太断然拒绝:“不可不可,修行之人,要银钱何用?太上皇不必为我寺妄动国之财政。本寺尼众也不会要,请恕贫尼抗旨不遵了。”

吴天纳闷的问道:“我见寺中佛像金身大都残缺,有的菩萨漆面已然脱落殆尽,师太不想为之重塑金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