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司隶新时代

第276章 司隶新时代

“夏侯惇为建武将军,改编统辖边防第三军,曹洪为都护将军,改编统筹边防第四军!共计六万人马,朕明年要用。”

“臣遵旨。”

“太常、大鸿胪、匠作大匠何在?”

蔡邕、戏志才,还有一名老臣一同走出,“臣在。”

太常,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及博士的选拔录取。

大鸿胪,九卿之一,掌朝廷的各种礼仪,朝会、授勋、册封等活动。

匠作大匠,九卿之一,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各种大兴土木工程。

“雇工,在洛阳边上择风景好的地方,挖平,用以安葬大汉忠骨,每年择吉日祭奠,百官、洛阳子民,包括朕,都要到场!”

“在北宫社稷坛下,修建武庙,供奉大汉名将,于高庙下方,修建文庙,供奉大汉名臣,香火传承不断!”

社稷坛和高庙,位于当初太后被囚禁的永安宫正南方,中间是一条笔直的宫道。

左边社稷坛,右边高庙,相互对称。

“以上用度,少府拨款,将士陵园两个月内完工,文武双庙五百天内建成!可有异议?”

能有什么异议,天子就是突然抽风要修运河他们都得憋着。

更何况是少府出钱。

再者文武双庙从字面意思看,貌似他们有机会进入。

百官有一多半在高呼圣明。

之后,刘辩坐了回去。

正当所有臣子以为,接下来要开始正常议政的时候,刘辩突然开口问道:

“朝中有多少老臣年龄超过花甲?”

这个问题把大臣们问懵了。

还是荀彧站了出来,汇报道:

“启禀陛下,朝中官吏名单光禄勋有详细统计。”

“哦?光禄勋何在?”刘辩望向下方。

原本朝廷的光禄勋是袁绍,袁绍离开后位置就空了下来。

尚书台安排别人臣子暂任。

果不其然站出来的是个老头。

老头连忙道:“老臣退朝后就整理,会尽快送到章德殿供陛下查阅。”

刘辩懒得等,大事今天就给全办了。

“用不着,现在就把册子整理过来。”

老头迟疑了一瞬,最终答应道:“喏。”

他下去办差去了,刘辩继续和其他人议事,大到军事小到民生,足足议了半个时辰,仍不见老头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