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又是一个多事之秋

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这个庞大的帝国,在解决了一些表面的问题后,更深层次的矛盾和新的危机又接踵而至,让朱宇陷入了更加复杂的局面。

这日,朱宇在奉天殿主持朝会,阳光透过殿顶的明瓦洒下,却无法驱散殿内凝重的气氛。

朱宇扫视着下方的群臣,神色严肃地说道:“诸位爱卿,如今我大明虽暂时稳住了局势,但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

江南商业秩序虽在整顿,但仍有诸多隐患;边疆虽暂时安宁,可瓦剌的威胁如芒在背。

此外,朕近日还听闻,国内多地出现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的情况,若不及时处理,恐影响农业生产,危及民生。”

工部尚书出列,面露忧色,拱手说道:“陛下,微臣也正为此事忧虑。近年来,由于财政紧张,对水利设施的维护投入不足,导致许多河道淤塞,堤坝破损。

尤其是黄河流域和江南水乡,水患隐患极大。微臣建议,即刻调拨专款,组织人力物力,对全国的水利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和修缮。”

朱宇微微皱眉,心中权衡着利弊。

“爱卿所言有理,但如今国库并不充裕,拨出大笔款项用于水利修缮,恐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不知爱卿可有其他办法,既能解决水利问题,又能尽量减少财政压力?”

工部尚书思索片刻,说道:“陛下,微臣以为,可发动地方百姓参与水利修缮工程,给予他们一定的赋税减免作为回报。

同时,鼓励民间富商捐款捐物,朝廷可给予他们相应的荣誉和政策优惠。如此一来,既能解决人力和部分资金问题,又能增强百姓和富商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朱宇听后,微微点头,“此计可行。就依爱卿所言,着令工部尽快制定具体方案,户部配合做好赋税减免和奖励政策的制定,务必在汛期来临前完成重要水利设施的修缮工作。”

这时,礼部尚书神色匆匆地出列,禀报道:“陛下,大事不好!近日,有一伙来自海外的传教士,在国内一些城市大肆宣扬异教思想,蛊惑了不少民众,甚至有一些士绅和读书人也受到了影响。他们的行为严重扰乱了我朝的文化秩序和社会稳定。”

朱宇的眼神瞬间冰冷,拍案而起,“这些传教士,竟敢在我大明的土地上肆意妄为!传朕旨意,立刻驱逐这伙传教士,严禁他们在国内传播异教思想。同时,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教育,宣扬我朝的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提高民众的辨别能力。”

礼部尚书连忙应道:“是,陛下。微臣即刻去办。另外,微臣建议,今后对于海外人士的入境,应加强审查和管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