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回洛阳,威望大震

大汉的爵位分别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等,非刘姓,公就是最高的等级了。

就爵位而言,比袁绍肯定要高。

不过诏书中有一要求,将传国玉玺送往长安。

玉玺的风波本来已经被人们渐渐遗忘,可这一次又重新提起,让许多人意识到,大汉朝廷失去玉玺已经有好长时间了。

玉玺乃是皇家信物,失去了,皇家的尊严还剩多少?

难道说大汉气数真的将尽。

老神仙于吉曾说公孙续乃大德之君将世,天命之人临凡,是受命于天,来解救百姓,开创太平盛世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也只有天命之人能够说出,公孙续得到玉玺,难道不是天意?

这一道诏书传到洛阳之后,许多地方都在谈论玉玺,而众人一致认为,公孙续应该得到玉玺。

公孙续当然很高兴了,引导舆论,在这个时代,可是他的强项。

皇上的诏书谁还会去奉?

玉玺肯定不会归还,至于说太尉和魏公,现在的公孙续也不稀罕了,称王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

袁绍、刘表、刘璋、孙坚等人,都在积极地准备称王,也没有藏着掖着,何况他这个天下最大的诸侯。

如果不称王,麾下的那些文武怎能安心。

乱世之中,选择了自己,那是看好自己的前途。

建功立业,出将入相,光宗耀祖,从龙之臣,哪个不想。

当然,像荀彧那样还忠于汉室的,太少了。

总不能为了少数而忽略多数呀!

戏忠、郭嘉、陈群、荀谌、陈宫、沮授、陈登、董昭、辛毗、辛评、钟繇、鲁肃、糜竺、甄尧等重臣,都非常支持,积极准备。

有他们支持,北方的其他官员,怎能不支持呢?

称王,那就意味着暂时还是承认大汉朝廷的,只不过朝廷的一些制度要改一改。

也就是说非刘姓不得封王的规矩要改一改,最好的情况就是朝廷下一道诏书,给公孙续封王。

这样你好,我好,大家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