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瑜,诸葛玄自从担任沛国相之后,沛国经济繁荣,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乃大才也,而你经他教导十几年,本将军相信,也一定是郡守之才!”
“主公谬赞了!”诸葛瑾听了公孙续这番话,更加激动了,这是要让自己做太守呀!
诸葛瑾的才能公孙续是清楚的,在治理内政方面,肯定能做太守,而行军打仗,也能独当一面。
公孙续肯定要重用。
而这样重用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将来招揽诸葛亮打基础。
诸葛亮现在只有十六七岁,距离历史上他出山还有十年。
当时曹操统一了北方,而诸葛亮不选曹操的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曹操的徐州屠城。
诸葛亮是琅琊人,琅琊的惨状,诸葛亮肯定忘不了。
在南方当时的选择并不大,刘表已经没有进取之心,而他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没有多少能耐,却都想争州牧之位,诸葛亮肯定不看好。
最后才选择了刘备。
现在不同了,公孙续不相信,将来诸葛亮还会想着与他作对。
说不定那时天下已经基本统一了。
公孙续最后任命诸葛瑾为巨鹿太守。
巨鹿太守当初曾经让朱灵做过,而朱灵现在已经做了张杨的副将,驻扎在汝南,辛毗从太守府的官员中也没有挑出适合做太守的,因此暂时是空缺。
诸葛瑾非常高兴,拿到任命文书之后,立刻离开了洛阳,前往冀州。
荆州,襄阳。
若是盛世,刘表绝对是能臣,此时襄阳的繁华,和南方其他诸侯治下相比绝对是首屈一指。
而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文化氛围也比南方其他地方要浓。
鹿门山已经被称作为鹿门书院了,庞德公、司马徽和黄承彦三人,俨然成为南方的圣贤,许多世家子弟都想来到这里,听其教导。
而从这里走出去的许多人,比如廖立、刘巴、徐庶、崔钧、孟建、石韬、蒋琬、向朗等,此时都在各处为官,而且大多都是太守一级的大官,谁敢看轻三位大贤的才学。
由于黄承彦与蔡瑁、刘表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常常会最先获得各地诸侯的一些消息,因此想要谈论天下形势的士子,也常常会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