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熊洪面前的,就有一个最好的历法:华夏的农历。
后世华夏的农历,就是基于农业生产及四季更迭中对各类农作物、土地现象的观察,以及日月运行、四季交替的总结,经过数千年时间才形成的一套阴阳合历。
既然有这么好的一套历法在,熊洪也不会画蛇添足地去尝试“改造”,只要将这些理论讲清楚,给熊巫等几个部落的聪明人普及一下,那剩下的推广和记录、运用,相信这些人自然会完成。
毕竟来自后世几千年无数现象的观察和经验总结,即便到后世人类已经飞出地球了,农历还依旧在发挥着作用。
在将历法的事情记下后,熊洪顺便记下了熊大刚刚提的,关于冬季物资发放的事宜。
现在熊部落的人口、物资规模都是空前的,再也不能像以前小部落一样的分配办法,而是尽可能地保证每个族人都有相同的待遇,对一些贡献比较大的族人进行待遇的提升。
目前部落还是遵循“公有制”,族长和巫掌握着部落的所有资源,而每个族人个体,几乎对所有的物资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
这种分配方式,在部落生产力很低下时还是可以用的,但随着部落的发展,会越来越影响部落的生产力提升。
这也是后世所说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过来影响生产力。
别的不说,熊部落里面,已经出现了有族人偷懒的苗头,虽然在周围族人的监督和严厉的处罚下,及时将这些苗头给扼制住,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事情不是最后一次发生,甚至说只是一个开始。
熊洪清楚,大锅饭么,难免会有效率低下、偷懒的情况存在,但就算以熊部落目前的发展水平,至少在接下来的十来年内,还是要吃“原始集体主义”的大锅饭。
但不代表不能在部落逐步推行“个人财产”。
事实上,从熊洪到熊部落以来,族人们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私人财产”,当然不是部落的武器、食物或者御寒的兽皮、工具什么的,而是一些既不能用,也不能吃的东西,比如一块好看的石头,一串兽牙打磨出来的手链等等。
而熊洪在建设部落,让部落拥有更多物资的同时,其实也在缓慢地让这些族人都有“个人财产”。比如麻衣、鞋子、兽皮衣服等等,这些东西名义上归部落所有,但实际上,都是归族人个人拥有的。
根据这个想法,熊洪便知道该怎么回答熊大的问题,他也准备在每年都需要物资分配的时候,逐步推行这样的计划。
“嗯,已经收集好的物资,现在就可以按照各个居住点和村子的居住人口数量,开始准备,等御寒的冬衣、煤条、鞋帽手套什么的都收集好了,一并发放。”
熊洪看了一眼熊雨熊欣,这两人这段时间也才刚刚忙完物资运送,看到熊洪看过来,立马站起来说道,“只要物资都准备好,没有下雪的话,五六天时间就能全部运送到。”
“好,那现在这些物资准备的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