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疑云复涌,谋士探幽

朱标心事重重地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回到东宫,踏入寝殿后,一股淡雅的安神香气息扑鼻而来。只见寝殿内香烟袅袅升起,弥漫在空中,但这缕缕檀香却丝毫无法平息他内心如潮水般翻涌不息的疑虑。

回想起今日与刘谋士会面时的情景,对方那闪烁不定的眼神以及欲言又止的神态,就如同尖锐的细针一般深深地扎在了他的心头上。朱标不禁皱起眉头,伸出右手轻轻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闭上双眼,竭力让思绪回溯到过去与刘谋士相处的点点滴滴之中,期望能够从那些记忆碎片里寻觅到哪怕只是一星半点的蛛丝马迹。

然而,无论他如何苦思冥想,脑海中的画面始终模糊不清,难以拼凑成一幅完整的线索图。无奈之下,朱标只得暂且放下此事,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状态。

在接下来的数日里,朱标在众人面前表现得一如往昔,没有流露出丝毫异样。他依然每日按部就班地处理着各种繁杂的日常事务,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工作。当召集群臣共商国是之时,他更是面带微笑,与大臣们谈笑风生,言辞犀利而又条理清晰,将每一项政务都处理得妥妥当当。仿佛此前朝堂之上那场惊心动魄的风波压根儿未曾发生过一样。

不仅如此,朱标还特意抓住一切机会在朱元璋跟前展现出自己愈发沉稳、干练的一面。无论是对于军国大事的见解分析,还是对朝廷官员任免的建议举措,他都能侃侃而谈,切中要害,令朱元璋频频点头称赞,眼中满是欣慰和赞赏之意。

在那看似平静无波的背后,朱标实则已悄然展开了一场精心策划的行动——对刘谋士的暗中试探。

这一日,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宫殿内,朱标面带微笑,目光温和地望向刘谋士,轻声说道:“先生啊,孤近日机缘巧合之下竟得到了一本极为罕见的孤本。此书之中详细记载了前朝诸多治国理政的良方妙策,其精妙之处令人赞叹不已。先生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堪称当世大儒,不知可否劳烦您替孤仔细参悟一番呢?”说罢,朱标亲自将一本厚重的古籍递到了刘谋士手中。

刘谋士双手接过书籍,先是微微一怔,随即便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他下意识地低头扫了一眼手中的古籍,只见封面上龙飞凤舞地写着几个大字,字迹苍劲有力,透露出一种古朴沧桑之感。然而,仅仅是这匆匆一瞥,刘谋士便已察觉到这本书的内容定然深奥晦涩,绝非短时间内能够轻易解读明白的。更糟糕的是,他近来事务缠身,根本无暇分心于此。但此刻面对朱标的殷切期望,他又怎能拒绝呢?

略作迟疑之后,刘谋士强自镇定下来,深吸一口气,然后恭恭敬敬地向朱标施礼答道:“殿下过奖了,微臣不过是略通文墨而已,怎敢当如此赞誉。既然殿下有命,微臣自当竭尽全力,不敢有丝毫懈怠。”尽管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从容,但内心深处的那份不安还是难以完全掩饰住。

朱标始终面带微笑注视着刘谋士,将对方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尽收眼底。尤其是看到刘谋士那略显僵硬的背影时,他的嘴角不由得轻轻扬起,流露出一抹旁人难以觉察的淡淡笑意。因为他深知,自己此举正是要打破刘谋士原有的节奏与计划,使其在猝不及防之间暴露出隐藏已久的破绽来。

与此同时,朱标的那位心腹侍卫孙侍卫正在执行一项机密任务——秘密调查刘谋士。只见他巧妙地乔装打扮一番之后,身影如鬼魅一般迅速而又悄然地穿梭于京城的大街小巷之中。他犹如一只经验老到的猎犬,凭借着敏锐的直觉和观察力,在人群中仔细搜索着刘谋士的踪迹,并暗中观察其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