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混江龙聚义登州 唐大年瞒天过海

话说李俊召集李朗、阮家三兄弟、张横,在将梁山泊水军召集,沿运河出海,来到登州平海军,集合各路兵马五六万人,蓄势待发。

这日李俊将众水军头领以及,杨春、陈达、燕顺、杨林、龚旺、丁得孙、欧鹏、穆春、邹润、邹渊、朱富、朱贵、施恩、曹正、杜迁、宋万、郁保四等人叫到靖海楼。

李俊对众人道:“哥哥们在易州是什么处境,大家应该都清楚。我们早行动一日,哥哥们就早得救一日。兄弟们,明日三更天我们就出发启航。”

众人听了,各自摩拳擦掌,欢喜不已。就在此时突然有人从楼下走了上来,边走边道:“是谁让你们私自调动朝廷兵马?”

众人一起望去,不是别人,正是给事中唐恪。众人跟唐恪也是老相识了,所以都认得。

唐恪上楼走到主座,李俊连忙让座。唐恪道:“当初吴用北上,没有调朝廷一兵一卒。你们这就过分了,不仅将运河水军与平海军全数调走。还从各州驻军中选起精锐。朝廷在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权威可言?”

众人听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没了主意。唐恪又道:“汪相派我来告诉你等,赶紧各自撤兵。否则严惩不贷。”

火船儿张横道:“唐大人,这条路我们走定了,由不得你了。”

唐恪道:“火船儿,你好大的口气。我堂堂朝廷钦差,还怕你不成。你们若敢胡来,我就上报朝廷收缴梁山会馆,将你们打成钦犯。”

就在此时呼延庆从楼上走了上来。唐恪见到呼延庆,还是十分尊重。连忙道:“呼延将军,一向可好?”

呼延庆道:“托圣上的洪福,还过得去。小辈们不懂事,唐大人不要见怪。”

唐恪道:“不妨事,不妨事。朝廷并没有深究的意思。只是不想再招惹女真,到头来吃亏的还是我们大宋。”

呼延庆道:“年轻人,太冲动了。唐大人不要见怪,我们喝酒。”

李俊亦道:“唐大人,你是读书人,不要跟火船儿这种莽夫一般见识。来,喝酒。”

众好汉一起道:“我等知道错了。唐大人恕罪。”

李俊道:“来,店家,上好酒。”

唐恪见众人都极其恭顺,瞬间警惕了三分道:”我告诉你,李俊。你可不要给我下套。我唐某人也不是那么好拿捏,你趁早把你的歪心思收起来。”

此时又从人群中走上前来一个小将。不是别人。正是唐恪之子唐大年。原来当初蔡攸讨伐梁山泊的时候,唐大年被梁山大军俘虏,吴用好吃好喝招待。唐大年本是义气中人,被梁山泊的情义所感动。后来梁山泊大军救了赵官儿,受了封赏。唐大年便与梁山泊众好汉越走越近。

唐大年走上前,一边帮唐恪揉肩,一边说:“父亲,众兄弟都是敬重你,才要与你饮酒。如今梁山泊众兄弟都心急如焚,犹如没头的苍蝇。你作为朝廷的钦差,应该宽慰众兄弟。让兄弟们冷静下来,才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情。你怎么一直拱火?”

唐恪抬头环视一圈,周围众人都极其恭敬的看着自己。唐恪语重心长的说道:“朝廷也是为你们好。女真人是什么?女真人是豺狼虎豹。你们大哥吴用不听从劝告,非要组织什么义军。看看现在是什么结果?

你们难道还要去送死?朝廷不会一味的妥协。只是如今朝廷军马战斗力孱弱,周围强敌环伺,财政困难。等到圣上励精图治,国家中兴之时,就是我们收回燕云,报仇雪恨之日。一定要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

李俊道:“唐大人教训的是。我等也时时思考。宋金军队战斗力实在是悬殊,如此去了无异于飞蛾扑火。”

阮小二道:“唐大人来了,俺们就有了主心骨。唐大人是进士出身,学富五车。比我吴用哥哥还要有文化,有见识。俺们以后都听你的。”

唐恪摆了摆手道:“哎呦,话不能这么说,一切都听朝廷。你们都是朝廷命官,一切都听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