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风波后

时间来到辰时末,大昭皇宫内 ——

商君盛刚下了早朝,此次与西域一战正式任命为角逐之战;

关于江澄灼和李尧分别担任主帅与副帅一事,倒没掀起太大波澜;

众人皆知二人能力出众,战功赫赫,担此重任实至名归。

然李青鸾被任命为此次战役军师一事,却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朝中分为三波势力,对这事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御史言官群情激奋,其中一老者站出来怒声开口:

“ 女子为官简直是祸乱朝纲之举!此等行径违背祖宗法度,有损我天朝神威!”

“ 女子就该安分待在闺阁!老臣恳请陛下收回旨意啊!”

“ 更何况她一介女流身处军营,将士们整日将目光聚焦于她,哪里还有心思保家卫国?”

“ 长此以往,军心必乱,国将不国啊!”

其他御史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上满是反对的声音。

------

与之针锋相对的,是与李家交好的官员们。

一位中年武将满脸不屑,冷笑一声:

“ 此事乃是镇国大将军军令所定,又有陛下点头应允,轮得到你们这群老酸儒在此大放厥词?”

“ 大将军多年久经沙场出生入死,论眼光,论谋略和对局势的判断,难道还比不上你这个只会说些酸话,纸上谈兵的老头子?”

他目光如炬扫视着御史们,言辞犀利颇为不齿:

“ 还说什么将士们会成天盯着她,哼!莫不是你们自己心怀不轨,便以为我们大昭的将士都如你们一般龌龊?”

“ 在军营之内只有职责之分,何来男女之别?分明是你们自己心思不正,看什么都觉得脏!”

“ 原先本将还不明白,为什么天下人都害怕御史言官这张嘴,合着一点不顺你们心意就满口污言秽语!”

“ 听听你放的这是什么屁!那大长公主还上过战场呢!你这么看不惯女子有能力,当时怎么没血染金銮殿呐!”

“ 呸!怪不得你一把年纪了还是个五品官儿,赶紧收拾收拾辞官得了!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几位武将纷纷附和,那年长言官气的几欲吐血,一时两拨人在朝堂上就吵了起来。

---

另一派则是保持中立,眼观鼻鼻观心、只看上首帝王如何抉择。

还有不少以江景为首的青年才俊,极为赞成此举,他们说才干不分男女;

“ 才干岂有男女之分?李姑娘有胆有识,敢为男子不敢之事,能做男子不能为之功 ”

“ 这般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当为天下女子之表率!”

江景目光炯炯,环视朝堂慷慨陈词:

“ 诸位皆是大昭的热血男儿,如今国难当前,李小姐奋不顾身投身军营,欲为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 ”

“ 我们怎能只拘泥于她的女子身份,而忽视了她的能力与担当?”

“ 何况陛下已经下旨,朝令夕改、刘御史可是想让陛下为天下人耻笑不成?”

那刘御史老脸一红,气的吹胡子瞪眼跟他反驳,朝堂跟菜市场似的热闹。

说起来,江景因在内阁表现出色,办事得力,如今已荣升为正五品内阁学士;

正式获得了上朝议政、建言献策的机会。

最后商君盛大手一挥,表示自己已经决定按军令而行。

——————————————————

一顶顶软轿行至京城主街,熙熙攘攘的人群正着力修建房屋;

工部的效率极高,如今银钱充足、人丁兴旺,短短几天时间,原本破败的街区已初见雏形;

城门口守卫换了一批,暂时由金甲卫代为教习;

为了恢复京城往日昌荣、陆续有不少外放官员回京述职;

又给出了不少京城户籍,搬迁条件放宽,许多邻水郡等周边城镇带着一家老小搬迁;

迁徙的队伍浩浩荡荡,驮着家当的牲畜嘶鸣不断,轿子里满是欢声笑语;

但这条件放宽了,地契和户籍的所用银钱就多起来了;

好在这群人多是富商不缺银钱,这身外之物哪有跻身京城重要?便是住客栈等着也是开心的。

慧娴名苑在那天保住了数万人的性命,如今风波停歇更是门庭若市;

这两日青楼门槛都要让人踩烂了,春娘整日里骂个不停,直说这些人就是想累死她;

但埋怨归埋怨,人一来她还是笑脸相迎。

---

几家欢喜几家愁,大理寺卿全奉民已经跟朝堂告假两日了,满心里都是惦记着心如死灰的女儿;

宫变那天晚上、等他和上官秦峥赶到勤政殿时, 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但全艺璇还是没有找到,全奉民跪在殿前恳请陛下再借些人手、加大力度搜寻;

商君盛念及全奉民的焦急与担忧,大手一挥调拨了一千金甲卫交予他,助其寻人。

出了宫兵分几路,沿着京城周边一直找,最终是上官秦峥带着百人找到了全艺璇,还有玄苍门的根据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全艺璇一脸心如死灰地躺在床上,周遭数位黑衣女子如临大敌;

历经一番苦战,上官秦峥带着那娇娇女逃出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