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风云再起

第 107 章 风云再起

嘿呀,在青云镇的医馆里,那阳光跟调皮的小精灵似的,“唰”地透过窗户,一股脑儿洒在了整洁的桌椅上,暖烘烘的,别提多舒服啦!沈清欢正专注地给一位患者把脉,手指搭在手腕上,神情那叫一个认真;萧景珩呢,则在旁边像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整理着药材。

就在这时候,“噔噔噔”,一位穿着长袍的中年男子大踏步走进来了。嘿哟,这人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儒雅的劲儿,就跟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温文尔雅得不行。

只见他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双手一拱行了个礼,脆生生地说道:“沈姑娘,萧公子,久仰大名啊,我今儿个可算是盼到能来拜访你们啦!”

沈清欢抬起头,嘴角一扬,露出甜甜的笑容,脆生生地问道:“这位先生,您来找我们是有啥事儿呀?”

男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赶忙说道:“在下姓李名墨,是青云镇的教书先生哟。我听说你们在这儿推广新技术,可把咱百姓给造福怀啦,我呀,特意来表达表达我的敬意!”

萧景珩也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好奇的光,像个爱探索的小探险家,问道:“李墨先生,您是咱本地人不?”

李墨用力地点了点头,脸上满是真诚:“那可不,我在这儿教书都好些年啦,咱青云镇的百姓啥样我可门儿清。我看着你们这么努力,再瞅瞅百姓们的变化,哎呀呀,心里那是感慨万千呐!”

沈清欢笑眯眯的,摆摆手说:“李墨先生,您这心意我们收下啦。我们也就是做了该做的事儿嘛。”

李墨直摇头,语气那叫一个诚恳:“可不止啊,你们做的事儿那远远超出‘应该’啦!你们不光带来了新的技术和理念,还把百姓的生活给改变得妥妥当当。这变化呀,那可是又深远又持久呢!”

萧景珩乐呵乐呵地笑了,挠挠头说:“李墨先生,您这么夸我们,我们都有点不好意思啦。不过呢,我们还有好多事儿要干呢,您可得给我们提点宝贵的意见呀!”

在一间布置古朴雅致的屋子里,烛火摇曳,李墨端坐在桌旁,身体微微前倾,神情认真地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说道:“当然。其实啊,我今天特意登门拜访,是想和你们好好商量一件十分紧要的事。你们也知道,咱们这位县令大人,心胸狭隘得很,对你们所做的那些创新之事,心里头那是既嫉妒又忌惮。我听闻他最近又在衙门里和那些幕僚们嘀嘀咕咕的,说不定很快就会再次找你们的麻烦。这麻烦一旦来了,可不会是小事,所以我觉得,咱们必须得联合起来,拧成一股绳,共同去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沈清欢坐在一旁,听到这话,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她轻轻咬了咬嘴唇,开口问道:“联合起来?您的意思是……是要我们大家一起做些什么特别的事来对抗县令吗?可这具体又该怎么做呢?”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担忧,显然对目前的局势有些不安。

李墨看到沈清欢的反应,微微一笑,眼神中满是自信和从容。他双手摊开,不紧不慢地解释道:“是的。别看我只是一介教书先生,平日里就教教孩子们读书识字,但在这镇上我也算是小有名气,认识不少人,有一定的影响力。我可以利用我的人脉,联合镇上那些善良正直、支持新事物的百姓们,让他们一起站出来支持你们。大家团结起来,人多力量大,县令就算想找麻烦,也得掂量掂量。而且啊,我还可以帮你们联系其他地方那些和你们一样,有着创新想法、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互通有无,一起交流经验,共同推动这些新技术的推广。这样一来,咱们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县令也就不敢轻易造次了。”

萧景珩一直静静地听着李墨的话,听到这里,不禁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站起身来,走到李墨面前,双手抱拳,真诚地说道:“这个主意的确不错。我们这段时间正愁着缺少足够的支持呢,很多事情开展起来都有些力不从心。李墨先生,您的帮助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意义重大啊!有了您的加入,我们就更有信心把这些新技术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李墨也站起身来,拍了拍萧景珩的肩膀,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好,既然大家都达成了共识,那咱们就一起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让这些新技术造福更多的百姓,让咱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时光如白驹过隙,眨眼间,几天的时间便匆匆溜走。在这看似平静的日子里,李墨的心中却一直谋划着一件重要之事。他深知沈清欢和萧景珩对于青云镇而言,宛如两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镇民们原本平凡而又艰难的生活。于是,他决定组织一场镇民大会,希望能团结起全镇的力量,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美好。

小主,

这一日,阳光格外明媚,温暖的光线洒在镇中心的广场上,仿佛为整个广场铺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镇上的百姓们听闻了大会的消息,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扶老携幼地来到镇中心的广场。他们有的穿着朴素的粗布麻衣,有的身上还带着劳作后的汗水,但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想听听李墨究竟要说些什么。

广场上渐渐热闹起来,人群熙熙攘攘,如同一片涌动的潮水。李墨站在搭建好的高台上,他身形挺拔,眼神坚定,扫视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待人群稍微安静下来,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乡亲们呐,你们都仔细瞧瞧,自从沈姑娘和萧公子来到咱们这小小的青云镇,咱们的生活那可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啊!”

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在广场上空回荡着。“就说那试验田吧,以前咱们种庄稼,那收成全靠老天爷赏脸,遇上灾年,一家人都得饿肚子。可自从沈姑娘带来了新的种植法子,那试验田的庄稼长得那叫一个喜人呐!一株株玉米长得比人还高,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腰,那饱满的谷粒,仿佛是沈姑娘和萧公子带给咱们的希望啊!”李墨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脸上满是激动之色。

“还有那医馆,以前咱们镇上人生了病,只能硬扛着,或者找些土方子试试,能不能好全凭运气。可现在呢,萧公子带来了新的医术,什么疑难杂症到了他手里,都能药到病除。多少人因为这新医术捡回了一条命,多少家庭因为这新医术又重新充满了欢声笑语。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啊,咱们能眼睁睁地看着县令大人把他们赶走,把咱们这好不容易有的好日子给破坏掉吗?”李墨越说越激动,双手用力地挥舞着。

台下的百姓们听着李墨的话,纷纷点头,眼中满是认同。他们想起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因为沈清欢和萧景珩而发生的改变。有的人想起了自己生病的家人因为新医术而康复,不禁红了眼眶;有的人想起了试验田丰收时的喜悦,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个响亮的声音:“李墨先生说得对!”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赵大牛。他身材魁梧,满脸憨厚,此时正涨红了脸,大声说道:“沈姑娘和萧公子那可是好人呐,他们帮了咱们太多太多。我家老母亲之前得了重病,眼看就要不行了,是萧公子妙手回春,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还有我家的田,按照沈姑娘教的法子种,今年的收成比往年翻了好几倍。咱们不能让他们走,不能让这么好的人离开咱们青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