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明显的事,他们一群人硬是看不明白。
一个个的蠢如猪。
这样的脑子还想着造陛下的反,这不纯搞笑吗?
陛下是谁?设个计谋,靠着一群弱兵硬是拖死了阿济格的人。现在秘密来南京,至少也有七八成把握能收拾掉你们。
这个时候,我再多说,我不是纯找死吗?
冯铨在心中不断大骂着骆养性等人。但心中仍旧存有一些期待。
赵之龙,你可要加把劲,最好死前能干掉崇祯皇帝。
那样可真就万事大吉,天下太平了。
骆养性曾说,他之所以反崇祯皇帝,是因为他和崇祯皇帝不是一路人,觉得崇祯皇帝总有一天会找他算后账。
骆养性如此,他冯铨也不照样如此。
崇祯皇帝讨厌他这样的人,之所以重新启用他,并给予重用,只是因为他目前无人可用。
一旦将来局势变化,能像第一次那样去官还乡就算是万幸,更有可能是死无葬身之地。
为了自己,冯铨也必须提前做好安排。
如果崇祯皇帝一直待在南京,以目前的崇祯皇帝展现出来的能力,他冯铨什么都不敢做。
但崇祯皇帝决定留在山东前线选择与清军对抗,这就给了他操作的可能。
利用勋贵和江南士绅对崇祯皇帝的不满,不断给他使绊子。
通过朱国弼,让前线将士缺粮。一旦缺粮,军心必乱。而若清军趁势猛攻,一场惨败,崇祯皇帝身死。
而他冯铨不断攫取权利,一点点的向上爬。
这个结果对冯铨来说还算不错。
但还有更好的。崇祯皇帝返回南京,不幸死在如赵之龙这样的勋贵手中。
那样自己就可以竖起为天子报仇的大旗,先清除有权势的勋贵,再打击与之有合作的江南士绅。
最后,扶植年幼的定王登基,自己做辅政大臣。
而提前交好张勇,马得功等中层将领就是为了这个。
在内自己主事,在外又有支持自己的将领统军。
不说其他的,在定王有能力主事之前,十几年的权势滔天是有了。
而之所以说如此才更好,是因为这样还可以保有在山东的十几万大军。
无论是谁上位,都得应对大清。而有这十几万大军,能挡住清军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而自己则能更好的当自己的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