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分账制度的野心

“但说无妨。”马知生心情徜徉的很,大手一挥,很是豪气。

仿佛只要蒋震廷说,他就能答应一般。

“现在咱们华夏的电影能够出海,可是如果完全依赖海外,始终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啊。

我们红星影业最近基本瞄准国际市场的电影,制作成本基本都在千万美元以上,

唯独这部《太极张三丰》,制作成本只有500万美元。

还是因为这部电影题材特殊,不知道海外市场的接受程度,而亚洲市场又不够大,所以只能被迫降低制作投入。

说到底,还是我们现在的基本盘不够大啊。

如果大陆的电影市场能够放开的话,我想以后的商业电影投资都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到时候获得的票房也越多,收获的外汇也能更多。”

蒋震廷这次没有再向马知生试探了,直接把述求了说了出来。

现在的大陆电影市场完全是封闭的,除了国营制片厂和华夏电影公司,没有其他人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赚到钱。

就连外国的进口电影,都是采用的统购包销的模式,一部电影最多几十万华夏币就买断了。

就连《太极张三丰》也不例外。

在最初的合同中就注明了,这部电影的大陆放映权是一口价买断给华夏电影公司的。

至于价格,只是象征性的给了20万华夏币。

面对一个超过10亿人口市场的放映权,就卖20万华夏币,和送没什么区别。

但也是因为这样的政策,导致现在的大陆实际上没有什么商业电影。

反正拍成什么样,都是这个价,干嘛要费力的去取悦观众?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商业电影在大陆实际并没有什么发育的土壤。

自然想要走出去就是难上加难。

这也是为什么蒋震廷在马知生这里是个不得了的香饽饽的原因。

在一个贫瘠之地开一朵艳丽之花,这就是天上掉馅饼啊。

没有红星影业,那这份电影出海赚外汇的政绩,压根就落不到他的头上。

或者说,上面压根就没想到广电部还能拿到这份政绩。

只是现在的红星影业,没有大陆的市场支持,似乎也显得底气不足。

当然这个底气不足是真的还是想多赚一些,马知生也不能确定。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