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怕理,马怕鞭,蚊虫怕火烟

在青山环抱、绿水长流的清平村,流传着一句古老的谚语:“人怕理,马怕鞭,蚊虫怕火烟。”这看似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在岁月的长河中,伴随着村民们的生活,见证着无数的故事,而其中一段往事,尤为让人刻骨铭心。

村子里有个叫阿福的年轻人,为人憨厚老实,平日里帮着家里打理农田,农闲时也会跟着村里的猎户上山打猎,补贴家用。他有一匹心爱的枣红马,这匹马跟随他多年,通人性,跑得快,阿福对它爱护有加,每次出远门回来,都会细心地给它刷毛、喂料,人和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离清平村不远的地方,有一座不大不小的山神庙。山神庙里住着一个叫刘二的无赖,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仗着自己有点蛮力,在村子里横行霸道,经常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村民们对他是又恨又怕。

有一天,阿福像往常一样骑着枣红马去镇上卖猎物。在回来的路上,经过一片茂密的树林。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个人影,挡住了阿福的去路。阿福定睛一看,原来是刘二。

刘二满脸横肉,斜着眼睛看着阿福,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阿福,听说你今天卖猎物赚了不少钱啊,拿出来让兄弟我花花。”

阿福皱了皱眉头,心中一阵厌恶,但还是耐着性子说:“刘二,这钱是我辛苦打猎换来的,是要拿回家补贴家用的,你别胡搅蛮缠。”

刘二却不以为然,上前一步,伸手就要去抢阿福身上的钱袋:“少废话,今天你要是不把钱交出来,可别怪我不客气。”

阿福往后退了一步,紧紧护住钱袋,同时,他的枣红马似乎也察觉到了危险,不安地刨着蹄子,发出一声嘶鸣。阿福拍了拍马的脖子,示意它不要冲动。

“刘二,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大家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你怎么能做强盗的勾当?”阿福义正言辞地说道,“你要是缺钱,就去找点正经事做,别整天想着不劳而获。”

刘二听了阿福的话,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恼羞成怒:“哼,你少在这儿跟我讲道理,今天这钱我是要定了。”说着,他撸起袖子,摆出一副要动手的架势。

阿福见刘二如此蛮不讲理,心中也有些生气,但他知道刘二力气大,自己要是硬拼,可能占不到便宜。于是,他灵机一动,指着刘二身后大声说:“刘二,你看,那是谁来了?”

刘二下意识地回头看去,就在这一瞬间,阿福猛地一拉缰绳,枣红马向前一跃,绕过刘二,朝着清平村的方向飞奔而去。刘二反应过来后,气得暴跳如雷,在后面一边追一边骂:“阿福,你给我站住,看我下次怎么收拾你!”

阿福回到村子后,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村民们。大家听了都很气愤,纷纷指责刘二的恶行。然而,刘二却并没有因此而收敛,反而变本加厉,隔三差五就来找阿福的麻烦,不是在阿福的田地里捣乱,就是偷偷地放跑阿福家的牲畜。阿福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但他始终牢记着“人怕理”这句话,一直克制着自己,没有和刘二发生正面冲突,他希望刘二能有一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