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曹师傅那边派了个学徒来“借兵”,让我匀两个人手过去帮衬。要知道,清蒸菜的刀工改刀那可是精细活儿,半点都含糊不得,曹师傅平日里对我诸多关照,眼下正是我投桃报李的时机。我赶忙把负责职工餐的一位师傅抽调出来,又安排切蔬菜的师傅一同前往,这几天高强度的实操下来,他们对相关操作要点已然烂熟于心,又让初加工的一位阿姨调配过来负责切配,之前切配蔬菜的师傅也给她们做过示范,基本操作想来不会出啥岔子,即便有些活儿往后挪一挪,也不碍事。

本以为能稍微松口气,没成想新的麻烦又接踵而至——洗菜池出状况了。当下各个菜品清洗都离不开水池,而且蔬菜池、海鲜池、肉类池分工明确,界限森严,这会儿水池却不够用了。我心急之下,赶紧对李老师喊道:“李老师,你去跟厨师长说一声,让他想法子找几个新塑料桶来装水,再拿几根软管,搭几个临时水池先用着。”

李老师办事利落,很快折返,厨师长也跟着来了,眼神里透着询问,像是在琢磨我的用意。我三言两语把情况一说,厨师长立马就明白了,他连连摇头,一脸严肃地对我说:“张大山,这可使不得,塑料桶容易滋生细菌,保不准就会引发食品安全事故。我去弄几个 PE 塑料养鱼箱来,再做上醒目的指示牌标明用途。”

果不其然,没过一会儿,后勤保障部就送来了几个崭新的养鱼箱,还附带两个三通水龙头,把原本的单龙头给替换掉了。厨师长这安排,显然比我考虑得周全得多。只见他手脚麻利地更换好水龙头,并嘱咐道,“严格按照用途区分好各个水池,”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炉灶还来“添乱”,一个灶台突然打不着火了。当下正值关键时刻,我不假思索地冲李老师喊:“李老师,快找厨师长!”我也是没了别的招,遇到难题,第一时间就想到找厨师长帮忙。

也不知李老师是咋跟厨师长说的,反正厨师长拎着工具包很快就赶到了。他一到现场,二话不说,俯下身熟练地检查电路,眼睛像鹰隼一般锐利,手上动作沉稳精准,确认电路没问题后,又迅速打开不锈钢面板,查看点火器。嘿,原来是这几天炉灶持续高温作业,点火器里的两根电线被烧熔到一块儿了。厨师长从工具包里找出适配的配件,利落地更换好,接着抬手按下电钮,随着一声低沉有力的“轰”,火苗“噌”地一下蹿了起来,点火成功!

厨师长直起身,看着我语重心长地说:“大山啊,厨房这些日常修理的小本事,你得抽空多学学,万一碰到突发情况,也不至于干着急。”我深以为然,心里暗自感叹,这要是临时找厂家来维修,先不说人能不能及时赶到,单是这耽搁的时间就耗不起啊。真没想到,厨师长堪称全能,水电维修、炉灶抢修样样精通,平日里瞧着他似乎没多少显眼的活儿,可一旦遇上事儿,才晓得他肩头扛着这么多繁杂又关键的职责,从日常巡查、给学徒答疑解惑、精心编排菜单、适时调整菜品、合理调配人员,再到一次次临危救场,桩桩件件都离不开他。但此刻,时间紧迫,来不及多感慨,还有大批员工餐等着制作呢。

当下最要紧的是保障员工餐顺利出炉,我立刻奔赴“前线”帮忙,让食堂阿姨接替我手头的活儿,去处理些焯水冬笋之类的杂事。由于炉灶资源紧张,厨师长给我分配了三个灶台,大锅菜师傅占一个,食堂阿姨用一个焯水,我则顶上准备做大锅菜。那些猪肚得先用蒸箱蒸制,炉子已经不够用了,只能自己想办法,而且蒸箱现在曹师傅蒸菜没有用,借用一下。

昨天那位食堂师傅瞧见我来帮忙,兴致勃勃地问:“要不要祭出你的‘意大利炮’?”他还惦记着再看一次我那令人惊叹的大翻锅绝技。

既然如此,我也不含糊,扯着嗓子喊道:“我的意大利炮呢?”

话音刚落,早有热心肠的师傅满脸带笑、快步如飞地把那口 80 厘米的大锅扛了过来。

“什么意大利炮?厨房啥时候有这新奇玩意儿了?”李老师一脸好奇,昨天她没机会见识我操控“意大利炮”的震撼场景。

旁边一位师傅笑着给她解惑:“李老师,您稍等片刻,马上就能瞧见了。”

为了加快烹饪进度,我决定亮出我的“秘密武器”。我先把大锅洗刷得干干净净,烧干残留的水渍,倒入适量的色拉油,随着油温逐渐攀升,我瞅准时机,迅速将一篮子豆芽倾入锅中,“刺啦”一声,热油与豆芽瞬间“碰撞”,我赶忙大幅度地快速翻锅,以防豆芽受热不均。待豆芽稍稍缩水,我又麻利地倒入另一篮子豆芽,同时抓上一把胡萝卜丝撒入锅中,再次奋力翻锅,估摸着火候差不多了,我把事先经油锅滑熟的肉丝一股脑儿地倒进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边围观的师傅们见我没有把旁边剩余的两篮子豆芽一锅烩,不禁有些失望。一位师傅忍不住开口:“张师傅,咋不一次性把四篮子豆芽全炒了呢?我们还以为您要挑战这高难度技术呢。”

我一边翻炒,一边耐心解释:“咱们炒大锅菜,最终还得落到口味上,豆芽要是炒的时间太长,软塌塌的,哪还有啥滋味?咱们用大锅,是为了提升效率,可不是为了炫技,就算一锅炒四篮子豆芽成功了,又能怎样?不好吃,大伙辛苦一场不就白忙活了?毕竟,口味才是重中之重,我要是为了显摆手艺而牺牲了口味,那可就太对不住在小年夜还忙得热火朝天的大伙了。”

虽说没能让厨房里的所有人都惊掉下巴,但李老师绝对是被震撼到了。瞧那口大得能当澡盆使的铁锅,在熊熊烈焰的舔舐下剧烈晃动,锅中的豆芽在我娴熟的大翻锅绝技操控下,欢快地上下翻腾,愣是没有一根掉出锅外,这哪是做菜,分明是在烈焰中起舞!

李老师整个人都看呆了,在她的认知里,家里那几口小锅都经不起这般折腾,更何况是这直径 80 厘米的“庞然大物”。她脸上的惊愕,像极了当初我第一次见识“意大利炮”时的模样,满心都是“这怎么可能做到”的震撼。殊不知,为了练就这一手绝活儿,我在背后挥洒了多少汗水,熬过了多少个苦练的日夜。

李老师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而我帮忙炒了两锅豆芽后赶紧去干年夜饭的准备工作,我知道留下的这个食堂大厨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正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曹师傅那边派了个学徒来“借兵”,让我匀两个人手过去帮衬。要知道,清蒸菜的刀工改刀那可是精细活儿,半点都含糊不得,曹师傅平日里对我诸多关照,眼下正是我投桃报李的时机。我赶忙把负责职工餐的一位师傅抽调出来,又安排切蔬菜的师傅一同前往,这几天高强度的实操下来,他们对相关操作要点已然烂熟于心,又让初加工的一位阿姨调配过来负责切配,之前切配蔬菜的师傅也给她们做过示范,基本操作想来不会出啥岔子,即便有些活儿往后挪一挪,也不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