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孤军奋战

第106章 孤军奋战

眼瞅着朝堂之上各派之间打成一片,远在杭州的王钦若这时候也动起了歪心思,简单说就是他从这之中看到了自己重新成为宰相的机会。可是,要想实现这个目的,王钦若首先必须要先回到开封才行。

内心极度躁动的王钦若就此一道奏表呈上:“陛下,你既然给了我一个太子太保的官职,那我就应该来保太子啊,请你允许我回到开封给太子当老师吧!”

收到老朋友的请求,赵恒立马同意,而且他还下令让王钦若乘坐官方的驿马车辇入京。在王钦若回到开封之前,赵恒又任命枢密副使任中正、礼部侍郎王曾一同进入中书省担任参知政事,而钱惟演也由翰林学士晋升为枢密副使,他也就此一跃成为大宋的两府重臣,这位前吴越国王钱俶的小儿子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除了上述人等,另一位将在未来的大宋朝堂上呼风唤雨的大佬此时也开始迈步走向历史舞台的中央,此人便是前宰相吕蒙正的侄儿吕夷简。

这时候的吕夷简四十一岁了,他早在二十一岁那年便高中进士,然后便开始在全国各地为官且每任一处皆政绩斐然。赵恒可是一直没有忘记当初吕蒙正向他举荐的这个青年才俊,为了提醒自己,他还特意将吕夷简的名字写在了屏风上面,意即等到时机成熟就要对其委以重任。在王钦若被召回京城之时,早些时候就已经被赵恒召回京城并被加封为兵部员外郎兼知制诰的吕夷简在自己的仕途之路上再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一次他被升任为刑部郎中兼权知开封府事。

当年的那个意气风发且出身高门的官场新秀在经过近二十年的磨砺之后就此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宋京都的最高行政长官,在前方等待他的将是更为光辉和灿烂的大好前程。当然,前方的路绝不会是一马平川,等待吕夷简的同样还有重重考验和险阻,这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号称“两宋第一完人”的范仲淹——虽然此时的范仲淹还只是一个区区的掌管诉讼刑狱的地方节度推官(从八品)。

不过,眼前的这个时代还并不属于吕夷简,而是属于丁谓。环顾左右,丁谓把所谓的寇准党羽几乎是清理了个干干净净,但他的眼里还有让他看不顺眼的人——枢密副使周起以及开国功臣曹彬的公子曹玮。周起之前与寇准交往甚密,他因此而被丁谓视为寇准的党羽,而周起也因为这个理由而被罢为户部侍郎并外放为青州知州。

至于曹玮,他本就是一个爱憎分明的武将,丁谓的一系列所为都为他所不喜。作为根正苗红的“红二代”,对于丁谓这种人,曹玮自然是不屑一顾,更不屑与之同流合污。丁谓因此而记恨上了曹玮,他将曹玮也列入了寇准党羽的名册,曹玮因此而被罢为宣徽南院使、环庆路都部署兼管句秦州兵马。也就是说,曹玮又被丁谓赶回西北为国守边了(随后又被调往河北担任镇定路都部署)。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人事任免都是丁谓的一手操纵,身为皇帝的赵恒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事。当然,皇后刘娥是知道的,可现在她和丁谓是穿的是同一条裤子。至于赵恒,他其实已经被架空了,而他出于对刘娥的信任也乐得去当一个甩手掌柜。除了特别重大的军国大事他需要参与决断,其他的事情(包括官员的最终任免权)他全都交给刘娥代为打理。

此时的李迪虽然也是宰相,但实际上丁谓因为有刘娥的力挺,所以他才是真正的大宋宰相,丁谓权倾朝野的时代由此开端。可是,李迪并不打算就此躺平。对于丁谓的种种行为他虽无力阻止,但他一直在想方设法定要铲除这个他心目中的国之奸佞。他曾对身边的人感慨道:“我李迪本一布衣,既然身为宰相自当以死报国,如果要我向丁谓低头以长享富贵绝无可能!”

这年十一月,李迪终于等来了他与丁谓决斗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