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书信传至辽东,略作商议,幼主福临便下诏允准,一切皆依摄政王之意行事,甚至连信中所荐谈判大臣也一并准了。
多尔衮心想,与明朝谈判这等事,还得用汉人。范文程此人,一则忠心耿耿,二则心思机敏,虽然有伤,但比起大清的利益,受的伤算什么。遂以宁完我为主使,范文程为副使,再遣两名大清吏部官员随行,以示郑重,此所谓“以汉制汉”之策。
圣旨既下,两名满洲吏部官员便带着随从,登车向山海关进发。若明朝允其入关,便可径直前往京师。
次日卯时,崇祯帝如往常那般起身,在宫女侍奉下洗漱穿戴,用过早膳后,步出寝宫,在太监宫女的簇拥下前往文华殿。
此时,文华殿中在京大臣大多已至。兵部尚书因驻守广渠门未能前来,右侍郎刘光耀亦在城上未归,唯有左侍郎吴甡孤身一人,代表兵部出席。司礼监众人均已就位。
李邦华等心中有数的大臣,早已做好背负骂名的准备,今日唯有一事,便是力挺皇帝,为大明延续国祚。
一些大臣察觉到今日朝会气氛不同寻常,不禁暗自思忖:莫非城外战事已无需理会?陛下近日一直在乾清宫理政,与几位重臣商议对策,今日缘何突然举行朝会?鞑子可还在城外扎营呢。
御阶之上,小太监高声唱喏:“陛下驾到!”
话音刚落,崇祯帝步入主位,端坐在龙椅之上。
殿下大臣纷纷跪地,行参拜大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待大臣们起身之后,崇祯帝目光向王承恩轻轻一瞟,微微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