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用炸药炸掉进出陵墓的通道,虽然是迫不得已,但从陵墓的建设来说,已经完成。只要爆破选对地点,对整个陵墓,就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一切都在可以承受范围之内。
而且这一行动,是保护陵墓的重要一部分,早已被纳入了计划。
炸药早就准备好了,贮存在一个秘洞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由于它的危害性巨大,炸药贮放的地方很偏僻,还有专门的士兵昼夜看守。
本来爆破石洞,只是一个计划,并没有确切的时间表。前几天陌生人的闯入,使这一被搁置许久的计划,提上了日程。
前天魏良去看伯父,特别提到了不明人进入山顶的事。父子二人一致认为,这是朝廷的情报机关东厂干的,其人员己秘密渗透进来,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经过协商,父子俩决定,为了以防万一,决定对墓道外围实行爆破。
他们组织士兵,转移炸药,把它们运到了离陵墓不远的一个关键位置,巷道的三叉口。
这些炸药,有些是通过关系从军方手里购买的,有些是自己熬制的,威力巨大。其使用量,也都是经过有关方面的专家计算了的。一旦起爆,会毁天灭地,足可以摧毁周围的一切,使这段几百步远的通道,彻底塌陷,不复存在。
爆破产生的碎石,会彻底堵塞整条隧道,重修没有可能。魏忠贤墓将由此成为一个传说,永远埋入大山。
这些炸药从安放在这儿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爆破已进入倒计时,离那声巨响,只差点导火索了。
不过,在时间的选择上,父子俩的思想并不统一,仍存在巨大分歧,并没有就这一重大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忠贤认为,即然陵墓区已建设完毕,就应当爆破,让它永远淹没于山体之下。
这一声巨响,无疑会使那些对陵墓财宝垂涎的人,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
由于保密的成本太高,而爆破又是迟早的事,晚爆不如早爆。
魏良则认为,一日爆破了,就意味着把伯父彻底关入了墓区,将永远不得见天日。名义上还活着,但这种活法,和死去的人又有什么不同?从感情上来说,他接受不了。
他的意思是,待伯父百年之后,寿终正寝之时,给伯父举行一个体面的葬礼,再送入墓葬区,然后再爆破通道,这样他在感情上会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