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吧!”永乐皇帝这时候来到盘坐在地面老和尚的面前,伸出了手来要奏折!
“皇上,请莫要心急,一切自是有办法的!”看着永乐皇帝伸过来的手,道衍和尚呐呐的开口提醒了一句,还是将手里的奏折递了过去。
“老头子我这辈子,刀山火海,风里浪里的什么没经历过!现在端坐高位,更是坐拥四海!你们不用担心!”永乐皇帝一把抓住道衍递过来的折子,一脸的坚毅神色。不过那微微颤抖的手,显示着他内心的不平静。
只见永乐皇帝快步来到小塌前,慢悠悠的躺了下去,接着用手慢慢的打开厚厚的折子。
“腾”的一声,永乐皇帝在打开折子的一瞬间,就直接从小塌上坐了起来,双目圆瞪,满眼都是不可置信。
永乐皇帝用眼光扫视了周围的所有人,然后又端正的坐着,再次小心的打开了折子,好像生怕弄坏了一般,仔细的确认了一眼,只见折子的标题赫然写着“大明亡国论”五个大字!
“你~,他~,我~……”永乐皇帝瞪着大眼,看着面前的儿孙,吚吚呜呜的说不出话来,只是用惊慌失措的眼神不断的来回在汉王爷,朱瞻壑,朱瞻基还有老和尚道衍身上不断的扫视着。
太子朱高炽面对永乐皇帝的眼神,满眼都是欲言又止。
汉王爷面对永乐皇帝的眼神,不自觉的低下了头。
朱瞻基同样也是一脸不安的低着头,根本不敢看永乐皇帝的眼睛。
当永乐皇帝的眼睛看到一旁的朱瞻壑时,朱瞻壑一脸的淡然,毫不避讳的直接跟永乐皇帝对视,有那么一瞬间,永乐皇帝好像是看见了曾经洪武皇帝那深邃的目光!
永乐皇帝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再次按耐住内心的不安,再次认真的看奏折来。
略过开头的奉承的内容,只见第一篇的开口赫然写着“大明亡国论一篇王朝寿命大限—六百半!”这刺目的字眼直让永乐皇帝目眦欲裂!
“六百半”这个词,永乐皇帝当然是知道的。
遥想当初大明朝刚建国不久,洪武皇帝曾询问青田先生刘伯温说:大明何时亡?当时担任大明太史令的刘伯温回答:六百半。
而这六百半根本就解释不清楚,说什么的都有!于是永乐皇帝耐着性子继续向下看去
只见下面记录了一些奇怪的数据:
夏朝:约470年,历十五王;
商朝:约554年,历三十王;
西周:约275年,历十三王;
东周:约515年,历二十五王;
秦朝:15年,历二帝;
西汉:210年,历十五帝
新朝:15年,历一帝;